四川富余水電“棄水”降至六年來最低
據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最新統計:2019年四川電網調峰“棄水”電量降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為92億千瓦時;較上一年減少30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4.6%。這表明我國水電第一大省連續三年保持“棄水”電量下降趨勢。
記者從國網四川電力了解到,受階段性供需失衡、外送通道建設受阻、省內水電站調節能力弱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四川省自2012年起每年均有不同程度“棄水”發生,2016年時最多曾有141億千瓦時富余水電無法上網,造成省內水電站約40億元發電收入落空。
近年來,在水電裝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四川“棄水”電量保持下降勢頭。2019年,四川新增發電裝機89萬千瓦、發電量約10億千瓦時,但“棄水”情況明顯好轉。
四川電力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主要得益于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提速,既促進了本地消納,也創新了水電外送機制、提升了外送能力。
記者了解到,四川近年來大力推動水電消納示范區建設,目前已有雅安、樂山、攀枝花、甘孜、阿壩、涼山六大水電消納示范區,通過用電優惠引入大數據、多晶硅、新型電池、電制氫等綠色高載能產業,變富余水電為轉型動能。
同時,四川省電力交易市場化規模不斷提升,參與市場主體從2015年的382家激增至2019年的2000余家,市場化交易電量達到870億千瓦時。
從外送來看,四川電力交易中心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在沒有新增外送通道的情況下不斷挖掘外送潛力。2019年四川全口徑外送電量超過1280億千瓦時,連續六年突破千億千瓦時。
國網四川電力董事長譚洪恩表示,隨著省內外市場的發展以及雅中—江西特高壓等外送通道建設,四川將力爭2021年初步解決、2023年總體解決“棄水”問題。
截至2019年11月底,四川水電裝機容量達7839萬千瓦,約占全省總裝機的80%,水電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居全國第一。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