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盯上認購資金來源,中小銀行定增的價格之痛
是否運用杠桿,是否使用來自銀行的資金,是否對外募集、代持,為數不多的正在進行中的上市銀行定增中,認購方的資金來源成為監管重點關注對象。
近日,證監會披露的鄭州銀行(002936.SZ,06196.HK)再融資反饋意見中,提出了12項反饋,除了理財、同業等業務風險,以及資產質量、凈利潤等常見問題之外,證監會還要求鄭州銀行對三名認購對象的資金來源補充說明。
根據反饋意見,監管要求補充說明的資金方面問題,包括發行對象的認購資金是否存在對外募集、代持、結構化安排,或直、間接使用鄭州銀行及關聯方資金等情形。
早在鄭州銀行之前,認購方的資金來源就已受到監管關注。根據披露,在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的定增反饋意見中,監管同樣要求說明認購方的資金是否直、間接來自相關銀行,以及是否對外募集、運用結構化和杠桿安排。
2019年以來,上市銀行定增再融資規模頗少,目前僅有4家銀行披露了計劃進行定增,總金額不到400億元,但發行過程卻一波三折。除了遲遲未能拿到監管批文,股價低迷導致的二級市場價格低于或接近定增價,是部分銀行定增不得不面對的痛楚。
認購資金來源受重點關注
根據證監會1月3日披露的反饋意見,除了公司治理、理財、同業等業務風險,以及不良貸款率上升、凈利潤下滑等常見問題,監管還要求鄭州銀行對已經確定的三名認購對象的資金具體來源,進行補充說明。
早在2019年7月公布的定增預案顯示,鄭州銀行計劃向最多十名認購對象,定向發行10億股A股,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其中,鄭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鄭州控股”)計劃認購1.715億股,河南國原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國原貿易”)、百瑞信托分別最多認購8.6億元、6億元。
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要求鄭州銀行說明,鄭州控股、國原貿易、百瑞信托的認購資金,是否存在對外募集、代持、結構化安排,或直、間接使用上市公司及關聯方資金,用于此次認購的情形。
按照鄭州銀行計劃,鄭州控股、百瑞信托、國原貿易雖參與認購,但卻不參與詢價,而是按照詢價結果以其他發行對象相同的價格,認購該行此次定增股票。證監會要求,如果未能通過詢價產生發行價,百瑞信托等是否參與認購,如參與則須明確認購價格。
最新披露顯示,鄭州控股為鄭州財政局全資持有,截至2018年底,該公司總資產230.3億元,凈資產135.3億元,營收、凈利潤分別為19.3億元、1.53億元;國原貿易同期總、凈資產分別為28.8億元、21.6億元,營收8.16億元,凈利潤1.45億元;而百瑞信托總資產則為94.9億元,凈資產77.9億元,凈利潤10.1億元。但在回復中,鄭州銀行沒有披露三者的賬面貨幣資金、現金流情況。
再融資過程中,監管提出一連串問題,并不是鄭州銀行獨有的遭遇。此前,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再融資,除了要求補充說明資產質量、所受行政處罰、內控、同業和理財等業務問題之外,定增認購方的資金來源、與大股東的同業競爭,也是監管重點關注的問題。
寧波銀行正在推動的定增中,這一問題同樣受到監管注意。2018年12月,寧波銀行與華僑銀行等認購方簽訂協議,約定后者認購該行定增的8328萬股。在反饋意見中,證監會也提出了與鄭州銀行同樣的問題。
2019年10月中旬,針對南京銀行定增的法國巴黎銀行、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紫金投資”)、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交通控股”)、江蘇省煙草公司)四名發行對象,證監會也提出了同樣的意見,要求說明四名投資者的資金來源,是否存在對外募集、代持、結構化安排,直、間接使用該行及其關聯方資金,用于此次認購,以及該行是否存在通過其利益相關方向前述投資者提供財務資助、補償、承諾收益等安排。
監管關注認購方資金來源,以及認購資金是否來自相關銀行資助、對外聚集,以及結構化安排等,與2019年以來暴露出來的大股東通過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參與定增、可轉債認購案例有關,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巨額財務造假的ST康美藥業。
證監會2019年5月17日通報,ST康美藥業在2016年至2018年,使用虛假銀行單據、偽造業務憑證,虛增存款、收入造假,部分資金被轉入關聯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隨后該公司公告稱,公司與關聯公司往來的88.79億元資金,被用于購買公司股票。
根據第一財經此前調查,2016年至2018年間,ST康美控股股東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馬興田之妻許冬瑾,通過定增、增持,合計買入康美藥業約3億股,動用資金52億元以上,僅2016年6月就認購了ST康美定增的2.09億股。
在1月6日的回復中,鄭州銀行稱,鄭州控股、百瑞信托、國原貿易的認購資金,均為自有資金,不存在以委托、債務資金入股,且不不存在分級收益等結構化安排,對外募集、利用杠桿、其他結構化方式融資,亦非受他人委托代購、代持等,未使用該行資金認購,且未與該行進行資產置換或其他方式獲取資金,不存在直、間接來自于銀行理財或資金池的情形。上述三家認購方已經同意,無論向其他發行對象的發行是否完成,均不影響其認購,如果未能詢價產生發行價格,則三方按發行底價認購該行此次發行的股份。
而南京銀行當時也稱,上述情形均不存在,且法國巴黎銀行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性商業銀行,具備參與其定增的資金實力,交通控股的總資產總額、凈資產、利潤總額在江蘇省非金融企業中名列第一,江蘇煙草公司也具有雄厚資金實力。截至該行回復時,由于方案調整,紫金投資已不在認購行列。
定增一波三折
1月7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十四次會議,研究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出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促進提高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能力,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面臨的實際問題。
然而,2019年以來,上市銀行定增再融資規模頗少,包括上述三家銀行在內,僅有四家銀行披露了計劃進行定增,總金額只有不到400億元,募資金額最多的也只有116億元。
根據公開披露,計劃定增的四家銀行中,規模最大的是南京銀行。2019年5月21日,該行公告稱,擬向不超過四名投資者,發行最多16.96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40億元。當年8月,該行調整方案,將發行數量、募集金額下調到15.24億股、116.19億元。
寧波銀行的定增,方案也進行過調整。該行最初計劃發行7.79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00億元。2018年12月,該行將發行數量調整到4.16億股,募集金額不超過80億元。
上述四家銀行中,鄭州銀行、杭州銀行的定增計劃都是新近提出。根據披露,杭州銀行定增發行數量不超過8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72億元。
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的定增,可謂一波三折。早在2017年4月,寧波銀行就已披露了定增方案,由于遲遲未能獲得批文,該行在2018年底修訂方案。從方案披露至今,已經接近三年之久,但仍未完成發行。
而南京銀行已經是近年第二次啟動定增。2017年,南京銀行提出140億元的定增計劃,但在2018年7月被證監會否決。2019年雖然重新啟動,卻不得不修改方案,降低融資規模。
在上述四家銀行中,只有寧波銀行一家已正式獲得證監會批準。2019年10月18日,證監會通過了該行發行申請。12月13日,該行正式收到批復,同意該行定增4.16億股。
其他三家銀行,南京銀行在2019年8月獲得當地銀保監局批準,杭州銀行、鄭州銀行則在2019年9月、11月獲得當地銀保監局通過,但目前尚未得到證監會審核通過。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杭州銀行資本充足率13.65%,一級、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66%、8.09%。 同期,南京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2.88%,一級、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83%、8.68%,均面臨較大資本補充壓力。
而同期,鄭州銀行資本充足率雖有13.07%,一級資本充足率10.49%,但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只有8.38%。只有寧波銀行資本充足率較高,三項監管指標分別為16.1%、11.64%、9.86%。
股價、定增發行價倒掛之痛
除了監管核準之外,銀行股走勢低迷,定增價與二級市場價倒掛,也是一些上市銀行定增面臨的尷尬。
根據鄭州銀行披露,其募集資金、發行股份上限為60億元、10億股,發行價折合6元/股。但現實卻是,鄭州銀行A股股價已經遠低于定增價。截至2020年1月8日,股價報收于4.62元,雖然勉強守住發行價,但卻比定增價低了1.38元。如果按照這一價格發行,相當于在二級市場價格的基礎上,溢價23%發行。
相對于H股,鄭州銀行的定增溢價更多。截至1月8日,該行H股收盤價為2.81港元,約僅為2.53元人民幣左右,A、H價差達到83%以上。與定增價相比,價差更是高達135%以上。
按照初步募集金額、發行數量測算,杭州銀行的發行價約為9元,而1月8日收盤,該行股價只有9.26元,比發行預案確定的價格僅高出0.26元,只要股價稍微下挫,就會低于其定增價格。
南京銀行目前的股價,較上述兩家銀行稍顯安全。截至1月8日,該行股價8.69元。按發行數量、募集金額計算,其發行價約為7.7元/股,距離目前的動態股價尚有0.99元的空間。
在上述四家銀行中,只有寧波銀行的定增安全墊較厚。作為2019年以來的明星銀行股,截至目前,該行一年內實現了接近一倍的漲幅。從2019年1月的15.8元左右起步,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到2020年1月一度站上29.7元的高位,期間累計漲幅接近90%,市值目前已經超過1620億元。
責編:林潔琛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