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患病面如“鳥臉”,不顧遺傳執意生娃,孩子出生后自己都嫌棄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無疑是健健康康,在父母眼中,自己健康的孩子永遠是最美。但是對于一些家庭來說,他們難以獲得健康的孩子,更遑論奢求外貌的好看了。
甚至一些疾病也和外貌聯系在了一起,比如鳥面綜合征這種基因遺傳疾病。如果父母不顧自身的基因遺傳問題執意生孩子,那么孩子難免有繼承基因疾病的風險。
案例
來自河南的王小妞今年25歲,自出生時起便因為母親病中胡亂吃藥,而患有罕見病——鳥面綜合征。她的第一鰓弓發育缺陷導致顴骨和下頜骨發育不全、眼裂傾斜、下眼瞼缺損,形似鳥面,面目畸形。
王小妞打小就受到周圍人的歧視與嘲笑,后來認識了患有小兒麻痹癥的袁大寶,二人相知相戀,最終走到一起。夫妻二人于2013年初懷上大兒子,事后王小妞按期孕檢,大兒子出生后沒有獲得遺傳,很健康。
后來到2017年王小妞意外懷孕,因為上一胎給她的信心,加上老公想要個女兒,所以王小妞還是決定生下來。不料同樣是定期孕檢得到的胎兒健康發育消息,等生下來后,王小妞幾乎要暈過去——小兒子和她一樣患上了鳥面綜合征,畸形的臉龐瞬間讓她想起童年不愉快的回憶,她不愿意看見孩子,更嫌棄不愿抱孩子。
孩子身患罕見病已是一種不幸,而未來恐怕要遭遇更多。
1、因身體缺陷而受到嘲笑與排擠
正如王小妞的童年遭遇一樣,對于一些罕見病孩子來說,他們并沒有喪失自理能力,但是因為身體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陷,他們很容易遭到其他人的排擠。王小妞不愿孩子重復曾經的遭遇,又因為大兒子的幸免于難而身懷僥幸之心,最終小兒子帶著疾病出生,讓人唏噓。
2、心靈上的孤獨與無助
孩子的世界是很單純的,這包括單純的善意與單純的惡意。身患罕見病的孩子,身體上的缺陷或許已無法改變,但更令人擔心的也許是他們的心靈。同齡的孩子會天然排斥與自己不一樣的孩子,他們很可能會陷入到孤獨與無助中。長期下去,很難說不會出現心理障礙。
罕見病在目前主要以預防為主,同時患病父母應容忍孩子患病的風險。
1、尋求特定的產前診斷
對罕見病的診斷和檢查并不包含在常規的產檢里,對于有需要和有條件的家庭來說,可以在咨詢醫生情況后主動尋求特定檢查,比如羊水穿刺和無創DNA測序,看孩子是否攜帶致病基因。如果有問題,可以及時引產,避免孩子攜帶罕見病而出生。
2、教導孩子正視身體上的缺陷
如果孩子身患罕見病,由于大多數罕見病基于當下科學技術手段無法根治。我們無法改變世界,那就只能改變自己。父母要正視孩子的身體缺陷,同時引導孩子接納缺陷,與之共存。
3、父母要多關愛患病的孩子
不論是健康的父母,還是患有罕見病的父母,目前再全面的檢測手段,也不能百分百讓孩子避免罕見病的風險。希望父母們既不要嫌棄自己患病的孩子,其他父母也要教導孩子不要嫌棄身體有缺陷的人。同時也希望患病的父母能夠謹慎選擇生育,在生育前先作好遺傳上的咨詢,盡可能降低風險。
總結
當下,一方面,不論是健康的父母還是患病的父母,都應該提高對罕見病的認識,并及時作好預防,進行產前診斷,謹慎生育。另一方面,倘若孩子不幸攜帶致病的基因降臨世界上,也希望父母能接受這一結局。不論是美是丑,孩子都是自家的孩子,接納他的不完美,并幫助他接納自己。如果無法改變世界,那就改變我們對待世界的方式吧。愿不幸的人能被溫柔以待。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