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眾滿意度標注民生新高度
把民生作為幸福的落點,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這是發展的初心所在。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也不斷增強。我們要以民生為大,以民生優先,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統籌做好各項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補齊民生短板,最大限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是最實在、最普惠的幸福。要堅決落實財政政策保基本民生的要求,深入推進教育現代化、全民健康保障、文化旅游提升、公共體育普及、社會服務兜底公共服務工程,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保障。這就要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發展質量,為辦好民生實事創造良好的條件、奠定經濟基礎,為補齊民生短板“加碼”,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的支撐。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過去舊的問題解決了,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又會出現新的問題。隨著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會有新的需要和愿望。要想不斷地滿足,必須不斷地保障和改善,始終不斷地刷新起點,不斷地向著更高的目標推進。新形勢下,我們不僅要滿足人民群眾對衣食住行的需求,還得不斷改善生活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更高要求。要多聯系群眾,走進農戶家中、走到田間地頭,多了解、傾聽人民群眾的心之所需、心之所盼,幫民困、解民憂。
民生問題關系人民的生活。民生,事關初心、事關小康質量。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群眾最切身利益、最關切問題抓起,建設民生工程,辦好民生實事,用群眾的滿意度標注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