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高質量發展交出閃亮成績單
中國網財經1月9日訊(記者李春暉)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于1月8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糧食產業強國建設、優質糧食工程、創新完善糧食宏觀調控等相關內容。
“連抓三年、緊抓三年”:糧食產業經濟交出閃亮成績單
自2017年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以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大力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連抓三年、緊抓三年”。
三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先后在山東省濱州市、黑龍江省五常市和河南省漯河市召開三次全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總結出了可學習、能復制、易推廣的“濱州模式”、“漯河特色”等創新發展路徑。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副司長羅守全介紹,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把“加快建設糧食產業強國”作為全系統的重中之重,在總結各地探索實踐的好經驗好做法的基礎上,提煉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總體發展思路:聚焦實現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糧食產業強國“一個目標”,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兩大戰略”,突出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協同”,建設優質糧食工程、示范市縣、特色園區、骨干企業“四大載體”,實施產購儲加銷“五優聯動”。
三年來,糧食產業強國建設交出了一份閃亮成績單:
一是,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實效。2018年末,全國納入糧食產業經濟統計的企業2.3萬戶,實現工業總產值3.1萬億元,比2016年增長10.6%。預計2019年產值將保持在3萬億元以上,利潤總額達到2500億元,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二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新突破。“產購儲加銷”各環節協同聯動性明顯提高,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培育了農業發展新動能,形成了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是,農民持續增收和企業提質增效開辟新路徑。發揮流通對生產的反饋引導作用,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組織、種糧大戶等形成緊密聯結的利益共同體,通過訂單糧食和土地流轉等方式,發展優質糧源基地,帶動種糧農民增收。
四是,爭創糧油知名品牌和培育龍頭骨干企業開創新局面!褒R魯糧油”“吉林大米”“廣西香米”“荊楚大地”“天府菜油”等一大批區域公共品牌的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三全水餃”“想念面條”“克明掛面”“香馳果葡糖漿”等知名品牌遠銷歐美,不斷拓展國際消費市場空間。中糧集團、香馳控股、九三糧油、思念食品、陜農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集團,搶抓機遇、順勢而為,迅速做優做大做強,成為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五是,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滿足新需求。適應消費結構提檔升級新形勢,調優產品結構,增加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產品供給,城鄉居民由“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便捷”。
“優質糧食工程”進度不斷加快 2020年成效凸顯
“優質糧食工程”自2017年10月啟動以來,在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消費者得實惠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2019年6月,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優質糧食工程”的三年發展目標:到2020年,糧食產后服務體系要力爭實現全國產糧大縣全覆蓋,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要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監測覆蓋面提升60%左右,“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要實現全國產糧大縣的糧油優質品率提高30%左右,加快形成“種糧農民種好糧、收儲企業收好糧、加工企業產好糧、消費者吃好糧”的良好局面。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規劃建設司副司長晁銘波表示,自去年《意見》印發后,各地進一步完善本省(區、市)三年實施方案,分解細化實施內容,確保目標、任務、項目、資金“四落實”。
匯總各地三年實施方案情況看,在全國規劃建設優質糧食工程項目8000多個,截至2019年底,已實施4500多個,完成3800多個;優質糧食工程總投資達750多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近200億元,地方各級財政和社會資本超過550多億元,較各地申報時的450億元增加了100多億元,中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十分明顯。
2020年是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攻堅之年,大部分項目將在今年落地見效,也是成效進一步凸顯之年。晁銘波表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重點在以下4個方面用力。
一是,進一步放大實施成效。繼續采取視頻會議、項目庫在線監管等方式,加強項目調度,加快推動項目落地見效。二是,進一步強化示范引領。繼續深入挖掘典型,適時召開全國優質糧食工程現場會,復制推廣好經驗好做法,更大范圍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三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重點圍繞增加優質糧油產品供給、引領消費升級、實現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等方面開展系列科普宣傳普及。四是,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支持。堅持遵循市場規律與政府引導支持相結合,進一步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突出“三鏈協同”“五優聯動”,做大做強一批優勢和特色明顯、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帶動力的企業,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糧食產業強國,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
創新完善糧食宏觀調控 健全“產購儲加銷”體系
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庫存處于較高水平,較好地保障了國內需求。但隨著國內外糧食供需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糧食結構性矛盾逐漸凸顯。
羅守全介紹,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研究出臺了創新完善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實施意見,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實施意見提出,堅持改革創新、問題導向、市場主導和統籌融合的原則,以建成鏈條優化、銜接順暢、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為目標,針對糧食生產、收購、儲存、加工、銷售各環節瓶頸短板和深層次問題矛盾,建立健全一套常態化協作機制,推進完成相關重點任務,統籌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強化協同協作,推動流程重塑,形成產業發展各主體、各環節、各方面相互支撐、高效互動的格局,實現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協調發展,加快提升糧食產業整體效能。
羅守全表示,下一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認真抓好落實,確保各項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落地見效。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