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服用保健品需要遵循四原則
由于人們對于自身健康越來越關注,所以保健品市場持續火爆,而對于孕婦保健品就更是需求旺盛。在這里我要提醒各位準媽媽們,服用保健品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調節人體的機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適用于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備特定功能,無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圍。
保健品不是營養品。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有很多,例如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品一般都富含這些營養素,人人都適宜。例如牛奶富含蛋白質、脂肪和鈣等物質,它的營養價值很高,人人都適宜喝。而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適宜特定人群的食品,它的營養價值并不一定很高。所以,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素還是要從一日三餐中獲得。
安全使用保健品4守則:
注意藥物交互作用
維生素和保健食品經常會與西藥發生作用,建議心、肝、腎有問題的人使用前,最好先和醫生討論。如魚油、大蒜、銀杏與阿司匹林同用會有出血危險。
纖維類保健食品,如車前草等會減少止痛藥普拿疼藥效,因此最好先服用西藥,等兩小時藥物吸收后,再服用保健食品。保肝類保健食品,如菇類等會啟動身體解藥基因,讓藥物失效,因此最好與西藥間隔3~4小時后再用。
有需要時再吃
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并非照單全收,吃得少反而會強迫細胞吸收。每隔兩三天吃一次,不但減少過量危險,也可補足身體對營養素的需求。慢性病人可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比如咀嚼、食物攝取有問題的銀發族,可適量補充復合維生素,孕婦和兒童最好不要隨便補充維生素。
不要超過每日建議用量
即使安全性較高的水溶性維生素B和維生素C,也可因排尿少而造成累積過量,如維生素B6太多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維生素C太多會出現腎結石及頭痛,因此吃維生素時要多補充水分。維生素及礦物質攝取,最好在每日建議范圍內,且選擇復合維生素會比單一補充劑安全。
每兩個月更換不同品牌
吃營養品也要分散風險,至少每兩個月更換不同品牌,不但可增加身體利用率,也可避免產生抗藥性。此外,因為用量不多,最好選擇小包裝。
對于準媽媽肚子里面的小寶寶來說,其是非常脆弱的,如果不加選擇的隨便使用保健品很可能會給寶寶造成傷害。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孕婦都需要服用保健品,保健品不是日常飲食,有需要才服用是最為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