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你為五| 匠心“雕琢” 碧桂園在重慶的進階之路(公益篇)
碧桂園重慶區域緊跟集團步伐,五年來,從對貧困地區的捐助,到對留守兒童心靈的關注,再到對精準扶貧的身體力行,思路不斷轉變,但公益始終在路上……
星光計劃:從“傳統模式”到“創新理念”轉變
近年來,碧桂園重慶區域圍繞不同的人群在適當節點開展傳統公益動作,比如“暖冬行動”與“夢想碧桂園,百城公益行”送溫暖系列,深入涪陵、云陽、巫溪、豐都等地,為當地鰥寡孤獨老人、兒童、環衛工、官兵等帶去禮品慰問。
2018年,碧桂園重慶區域引入創新理念,開始注重公益主張的倡導。在同年9月舉辦了首屆“碧桂園拾荒者公益跑”,超過百余名業主、客戶、“公益跑友”參與其中,通過跑步與環保相結合的方式,傳達“公益碧無小事”的理念,用行動感召大家不再做一個簡單的過路人,而是成為一個城市的改變者、公益的踐行者。
今年延續這樣的理念,邀請到800余名熱愛環保的青少年參與公益跑,更是加入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等環節,共同為環保助力。
在碧桂園重慶區域看來,拾荒慢跑背后的意義在于,回歸公益本質,公益不僅是捐贈,更重要的是參與;為想要參與的人,提供身邊的公益參與,讓更多人在參與中去感受、去喚醒。
旭光計劃:從“外部輸血”到“內生造血”轉變
傳統的扶貧大多是為落后區域輸錢送物,但滴水只解得了近渴,治不了貧窮的“病根”。扶貧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
2018年,碧桂園重慶區域正式成為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扶貧集團的23個成員單位之一,定點幫扶彭水縣大埡鄉,期間開展了“1對1扶貧”調研工作,為大埡鄉龍龜村的3戶貧困戶送上米、油等慰問品。同時與貧困戶親切交談,針對貧困情況,制定一戶一策精準脫貧幫扶計劃,從增加收入來源、改善生活狀況、持續進行關懷三個方面制定詳細的一對一幫扶措施。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碧桂園重慶區域根據集團扶貧模式的指導方針,進行了“內生造血”的轉變,聯動項目食堂、營銷活動、愛心員工及業主,發起兩季“消費扶貧月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