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罐兒,正在改變印度
文章來源:地球知識局;作者:
印度歷史上與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不斷變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但印度人廚房中的燃料似乎沒什么進步,依然保持了牛糞,柴火的古早味。一家廚房煙熏火燎是小事,如果在一個人口大國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影響就太大了。
牛可以種地、拉車,還是燃料的重要來源
怪不得要當個寶貝供起來(且有神力加持)
(圖片來自Elena Odareeva / Shutterstock.com)
如今印度經濟快速發展,越來越明顯地謀求政治上的發言權,只是一些細節的現實問題總會將印度打回發展中國家的原形。莫迪上臺之后印度在不少領域發布了宏大計劃,力圖加速印度的發展,解決做飯燒牛糞的問題也被提上了日程。
印度的牛糞也要經過多道加工
但低價和就地取材這巨大的優勢,還難以被取代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yogesh patil)
印度燃料問題
木柴和牛糞是印度的傳統燃料,地處熱帶的印度光熱條件較好,木柴是易得的燃料;而牛在印度教中地位較高,被印度人特殊優待。其中耕牛又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工具,地上和外墻都可以曬成糞餅,所以牛糞也是印度傳統燃料。
地上有
(圖片來自:RAMNIKLAL MODI / Shutterstock.com)
墻上有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PARINYA ART)
頭上也有
(圖片來自:Kijja P44 / Shutterstock.com)
而用來燒燃料的印度傳統灶,是一種名為chulha的低矮土爐灶,下面燒火上面架鍋。
用chulha做古法手工薄餅
(圖片來自:Sharad Raval / Shutterstock.com)
在此基礎上印度各種特色美食往往由柴火或牛糞烤制,如同中國人熏肉,果木烤鴨的獨特風味。印度也鬧出過“因為地方政府禁止燒牛糞,著名小吃攤擔心祖傳小吃沒內味”的大新聞。
家中的大廚,都是可以同時操作一排灶的
(圖片來自:CRS PHOTO / Shutterstock.com)
不過,擔心失去風味的畢竟只是極少數小吃店,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更清潔更現代的燃料太貴才是癥結所在。
從總量上看,印度并不算是缺少化石燃料的國家,但是印度的化石燃料大量集中在印度洋,陸地上的化石燃料往往埋藏較深,開采難度大,以印度現有的技術較難以有效利用,一旦人均,印度的燃料就淹沒在了人海里。
有是有,但開采太貴
多是多,但人口更多
(孟買高地海上油田 圖片來自:Wikipedia@Nandu Chitnis )
這使得印度燃料的對外依存度大,受國際市場影響大。尤其是經濟發展造成印度近年來對能源的需求量不斷攀升,石油對外依存度70%,煤炭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30%左右,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印度政府最關切的問題之一。
印度進口結構中,油氣占了相當的比例
連進口大項黃金鉆石都完全不能比
(底圖來自OEC)
雖然推出了西聯等戰略,在2017年人均GDP只有1939.61美元的情況下,對于收入較低的印度窮人來說,廚房中使用煤氣、天然氣還是太貴了。印度一共有2億4千萬戶家庭,其中有一億戶家庭沒有條件使用煤氣或天然氣作為燃料,只能燒柴燒糞餅。
村里研究了一下預算,覺得還是這個便宜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spacewind)
傳統往往不像營銷辭令中描繪的那般美好,印度的傳統的chulha灶連煙囪都沒有,而且大多設計低矮,牛糞與木柴雜質較多且難以充分燃燒,燃燒后的煙塵進入廚師的肺,長期下來會影響廚師的身體健康。
在平均壽命不高的年代,這種影響不明顯,但醫療水平提升后傳統燃料對人身體的影響就顯現了出來。
這吸多了對身體肯定是不好的,而且還容易失火
(圖片來自:CRS PHOTO / Shutterstock.com)
除了影響直接使用者的身體,煙霧進入大氣無疑會污染空氣。
靠近喜馬拉雅山山麓的印度北部因大氣流通性較差,且人口密集,傳統燃料對空氣的負面影響不小,印度北部的霧霾已經成為讓印度政府非?鄲赖膯栴}。
不過燒牛糞做飯肯定不是印度超級霧霾的主因
主因在農民燒秸稈已經工業排放
但燒牛糞木柴確實也是持續性的較低程度污染
(圖片來自:NASA)
解決印度人的廚房燃料問題,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環保工程,順便還幫民眾做了保健一舉多得,又一個大計劃呼之欲出。
PMUY計劃
2016年5月1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北方邦提出了Pradhan Mantri Ujjwala Yojana(PMUY)計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