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在澳煤礦項目遭環保拷問
澳大利亞持續的大火災情,引發公眾對當地一些企業項目的反對。德國西門子公司在澳大利亞的煤礦項目13日受到環保組織和公眾的質疑和示威反對,公司高管表示將繼續履行合同。
西門子公司首席執行官凱颯日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繼續履行一份備受環保主義者批評的澳大利亞煤礦合同。據悉,西門子公司將向在澳大利亞開礦的印度阿達尼公司出售鐵路信號設備,這些設備會安裝在連接卡米歇爾煤礦和港口長達數百公里的運煤鐵路線上。
通過這條鐵道線,阿達尼公司將向印度每年輸送6000萬噸煤炭,供印度發電廠使用。該合同將為西門子帶來1800萬歐元的收益。
澳大利亞煤礦項目令西門子成為批評對象后,西門子公司表示今后將吸取教訓,更多地關注環保議題。凱颯表示,對于類似澳大利亞煤礦的項目,西門子公司內部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今后將擁有否決權。
凱颯還指出,澳大利亞的煤礦項目,不僅得到了澳大利亞選民和政府的首肯,也得到了澳大利亞最高法庭以及原住民的支持。凱颯援引澳大利亞官員一封信件稱:“屈從于反煤礦項目示威者的壓力,將是對澳大利亞勞工和印度煤炭需求的侮辱。”
據了解,澳大利亞的煤炭出口量占全球總出口量約三分之一,煤炭行業是政府財政收入重要來源。
澳大利亞多地發生的嚴重林火災害已持續數月。澳大利亞官方宣布,自2019年7月澳大利亞進入林火季以來,高溫天氣和干旱是林火肆虐的主要原因。從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新州和維州所在的東南部沿海地區,到塔斯馬尼亞、西澳州和北領地區,幾乎每個州都有林火在燃燒。
林火肆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林火造成嚴重空氣污染,悉尼、堪培拉等城市的空氣質量數據,在最糟糕時超過官方確定的“危險”級別十數倍,民眾被迫減少戶外活動,口罩銷售一空。
分析人士表示,此輪火災的根源在于商界應對氣候變化不力,沒有有效支持低碳減排的商業模式,此次西門子大力發展煤礦的行為讓環保組織不滿。
面對公眾對于政府減排力度的質疑,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曾認為,澳大利亞的減排政策在世界處于領先位置,足以降低火災風險,沒必要采取更激進措施。加大減排力度不利于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尤其將打擊煤炭和天然氣出口。
目前歐盟大部分煤礦已關閉,探索能源結構向低碳模式改變,但這并不妨礙歐盟煤礦服務類公司在海外市場繼續發展業務。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