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母嬰營養飲食

警惕退保買理財花招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1-2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聶國春)近年來,市場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假借保險機構名義誘導保險消費者通過辦理退;虮钨J款獲取資金、購買非保險金融產品。針對此類風險進一步蔓延的趨勢,北京銀保監局打出監管“組合拳”,綜合治理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行為。

  北京銀保監局日前通報稱,2019年已接到23家轄內保險機構反映第三方理財公司假借保險公司名義,以“紅利升級”“利息補償”等為名邀約客戶退保并購買非保險金融產品,涉及34家第三方理財公司;同時還接到31件反映保險營銷員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的舉報案件,占保險類舉報案件的22.3%。此外,行業還發生了2起保險從業人員涉嫌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的司法案件,甚至有保險公司退休高管涉案的情形。

  北京銀保監局總結了此類風險的基本特點:一是以儲蓄型或投資型保險產品的保單持有人為特定目標;二是以高額收益為誘餌;三是假借保險機構及其銷售、客服等從業人員名義邀約客戶;四是以套取資金、轉購非法理財產品為最終目的;五是最終結果為消費者資金損失。

  對此,北京銀保監局通過開展專項行動,要求保險機構履行主體責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完善制度織密監管網絡等,綜合治理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行為,多措并舉防范非保險金融產品風險跨行業傳遞。

  例如在開展風險治理專項行動方面,北京銀保監局組織轄內69家人身險公司、52家財產險公司和560余家專業中介機構開展風險排查,發現34家保險機構存在風險隱患。目前已對相關機構開展現場、非現場督導和風險提示,并對3家機構采取監管措施。

  在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監管部門堅持個案查處與全面風險提示相結合,一是對31件舉報事項逐案調查、嚴肅處理;二是指導機構協助消費者及時報案,充分發揮警保聯動作用,維護消費者權益;三是向消費者發布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正確認識保險保障功能,謹慎辦理退保或保單貸款,警惕不法機構高收益騙局。

  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行業已防止或挽回2843名投保人的退保損失,涉及保單5261張,防止或挽回損失5.63億元。

  那么,消費者該如何防范此類風險?太平人壽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王平提醒稱,第三方非法平臺常用的手段是通過電話、微信、短信等方式直接聯系客戶,冒充保險公司人員進行勸退保,并誘導投資其理財項目。事實上,各家保險公司是不會主動勸客戶退保去購買新產品的。同時,客戶可要求服務人員出示職業資格證,并撥打保險公司官方電話來核實該人員身份。此外,目前正規保險產品的條款均附帶有二維碼,客戶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核實產品的真實性。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