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明確公辦民辦中小學同步招生
“從今年起,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不得以過往的所謂‘密考’成績作為依據。”近日,在廣東省中小學招生入學和中小學生減負工作新聞通氣會上,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創表示,廣東將亮出利劍,“封喉”跨區域招生、掐尖等問題。
王創通報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著重從規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加強普通高中招生管理、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利、加強新生入學管理、健全工作保障機制等5個方面,提出了25條具體要求。為規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行為,《意見》提出了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合理確定招生范圍、加強招生計劃管理、規范民辦學校招生行為、招生預警機制等7點要求。
《意見》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按照“誰審批、誰負責”原則,將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公辦民辦小學一般采取按地段對口方式入學,公辦民辦初中一般采取按地段對口入學、小學對口直升或電腦派位搖號等方式入學。民辦學校電腦隨機搖號錄取的具體實施辦法(或細則)由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定,由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實施。
《意見》明確,廣東將著力構建一視同仁、平等發展,公辦民辦學校都不享有招生特權的良性發展機制。對于公辦民辦學校以面談、人機對話等手段進行掐尖、提前招生等違規招生的行為,廣東將予以堅決整治,營造好風清氣正的生源地招生秩序。
《意見》劃出了多條紅線,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與社會機構合作,提前選拔培養學生。《意見》還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不得將各類考試、競賽、夏(冬)令營、研學活動等作為招生依據或參考。
“只要是參與‘密考’,無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一定重拳出擊。”廣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與信息化處副處長趙琦說,對于通過“密考”拿到入學門票的方式,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從未承認,而且一直在嚴厲打擊。
《意見》也給高中招生念了“緊箍咒”,要求各地合理確定普通高中招生計劃,不得超省定班額標準招生。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審批機關統一批準的招生計劃、范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審批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各地公辦民辦普通高中面向審批地招生,原則上不得跨地市招生。
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陳韓冬表示,中小學如違規招生,一經查實,廣東將進行公開通報批評、問責有關人員、核減招生計劃等處罰。
據介紹,廣東還壓實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主體責任。轄區內如出現義務教育階段違規考試招生行為,將影響當地政府教育履職評價。相關部門將視情節嚴重程度,依據《對市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指標體系》,在綜合評分后,對違規地政府降低一個或兩個等級。通訊員 黎鑒遠 記者 劉盾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