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過后,樓市怎么走?1個消息傳來,央媒4字回應,買房者應關注
每年的1-2月份,由于正處于春節前后,所以一直是房地產市場的傳統銷售淡季。但是,盡管如此,由于每年這個時候恰巧處于返鄉置業的窗口期,所以對于不少二線城市,以及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來說,此時也會迎來一波銷售小高峰。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不少中小城市來說,返鄉置業甚至可以占到全年銷售的20%以上。
但是,對于2020年的一月、二月來說,由于受到這場風波的影響,不少城市的銷售基本停擺。根據克而瑞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一月份,百強房企單月銷售金額達到5771.3億,整體同比下降了12.7%,即便是恒大、碧桂園這樣的龍頭房企,一月份的銷售金額也出現了明顯下滑,恒大合約銷售金額同比下降了6.07%。
此外,一月底,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向會員單位和全行業發出倡議,房地產開發企業暫時停止售樓處銷售活動。截至目前,已經有濟南、成都、重慶、福州等超過60個城市的住建部門和房地產協會發出類似通知。為了應對這種情況,開發商陸續啟用“線上售樓處”,把營銷模式轉到線上,通過自建APP、電商平臺等形式推廣線上銷售。
“線上售樓處”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開發商的銷售難題。但是,筆者認為,這并不能替代傳統的售樓處,而且對銷售的實際作用比較有限。一方面,對購房者來說,基本都是看個熱鬧,而不是購買;另一方面,對開發商來說,變得十分被動,不能主動獲取客戶的信息,無疑變相流失了很多客戶,自然無法有效促進成交。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自從一月下旬開始,與往年春節期間的成交相比,不少開發商大跌了95%。
面對這種情況,最近這段時間,關于未來樓市和房價到底怎么走,成為了業內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根據筆者的觀察,不少人一邊倒地認為,2020年房價可能要繼續下跌了,房子可能要貶值了。那么,這種觀點到底靠不靠譜呢?風波過后,樓市到底會怎么走呢?
筆者認為,對于2020年的房地產,國家早已明確定調,仍然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所以今年房價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這一點購房者基本可以放心。除此之外,這次風波對樓市的影響是暫時的,住房需求并不會消失,只是延后了而已。應該注意的是,最近,一個消息已經傳,2020年購房成本有望降低,央媒4字回應,再次傳遞了清新而又明確的信號。
2月1日,央行、銀保監會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將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等政策工具向市場提供流動性。2月3日,央行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操作,加之春節前夕,央行已全面降準釋放了約8000億的流動性,對此,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表示,與去年同期比,今年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增加大約9000億元。
巨大流動性的釋放,可以加大對上市公司、小微企業等實體行業的支持,降低市場利率,同時也必然會對房地產市場形成利好效應,增加樓市資金的流動性。具體來看,這次的1.2萬億加上春節前8000億元的降準,不少銀行都將根據自身的資金成本變化下調報價,由于LPR與市場利率、銀行資金成本都密切相關,所以今年房貸利率下降的概率增大了,對購房者來說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對此,2月2日,央媒人民日報在評論文章《央行工具箱豐富,降準降息可期》中表示,貨幣政策空間還是比較大的,1月20日1年期LPR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80%,預計今年LPR繼續下降40-50個點是有空間的。
隨后,2月4日,人民網也發表了評論文章《公開市場利率下調 LPR下降可期》,文章稱,春節之前8000億降準的積累,加上此次央行超預期流動性投放,將會推動整體市場利率下行,所以LPR下降可期。筆者認為,央媒LPR“下降可期”4個字的回應,透露了明確的樓市走向,無疑給觀望和迷茫中的購房者傳遞了一個清晰的信號。
其實,過去兩年,作為房地產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房貸利率一直處于上調態勢,無形中增加了購房者的買房成本,不少人因此推遲買房計劃。但是,如今房價回歸平穩,房地產調控最嚴厲的時候過去了,加之市場流動性不斷增加,LPR下降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2020年剛需買房成本有望迎來降低,這對有買房計劃的人來說,無疑是有福氣了,可以密切關注和留意。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