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醫生答疑來了!這些問題家長不要忽視!
2020 年2 月5 日,是育學園5 周歲的生日,也是《育學園醫療服務白皮書》發布的日子。這原本是一場盛大的聚會,然而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布會改成了在線視頻直播的形式,發布會的主題也多了一項,那就是: 崔醫生為用戶在線答疑,解答家長困惑。
崔醫生答疑的問題涉及多個方面,有關于生長發育、疾病不適的,也有疫情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
今天我們將崔大夫重點強調的幾個問題整理出來,跟大家進行分享,希望能讓有同樣困擾的家長少一些焦慮,多一些淡然。
我們都知道,衡量孩子生長情況的重要標準是生長曲線。家長可以從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上下載生長曲線表格,還可以免費使用育學園APP 中的記錄功能,定期記錄所測量的數值,然后連接在一起,形成生長曲線。
生長曲線的要素包括體重、身長(高)、頭圍等。其中體重尤其受到關注,那么體重怎么測量呢?對于配合度不高的小寶寶,家長可以抱著寶寶稱一次,再單獨測量一次自己的體重,兩個數值之差減去紙尿褲和衣物的重量,就是寶寶的體重;而對于配合度高的大寶寶,讓他自己站到體重秤上直接測量就可以了。
上面我們提到定期測量,家長可能對“定期”的界定不太明白,定期的時間間隔到底多長合適呢?我們看看崔大夫是怎么說的。
除了體重,定期記錄寶寶的身長(高)、頭圍,同樣也很重要哦,千萬不要忽略,這些都是衡量寶寶生長情況的重要指標。寶寶的語言發育,同樣也是家長非常關注的話題。有的孩子早早就學會了咿呀對話,也有的同齡孩子卻遲遲不說,家長一頭霧水,卻找不到問題所在。當“別人家的孩子”在面前形成明顯的比較時,更是焦慮不已。其實,寶寶遲遲不愛說話,除了少數疾病問題之外,問題往往出在了家長的養育觀念上,比如家長愛當“翻譯”,比如咀嚼練習不夠……這之間到底存在什么關系,又該如何引導寶寶開口呢?我們來聽聽崔大夫是怎么說的吧,說不定就能發現你沒有意識到的養育誤區。
疫情當前,很多家長擔心寶寶的健康防護問題。很多家長問:寶寶不愿意在家里待著,又不愛戴口罩,那么帶他出門的時候,如何能保證他的安全,使他不被病毒侵襲呢?
另外,我們都知道,頻繁使用消毒劑,會破壞寶寶的腸道菌群,不利于寶寶的胃腸道健康。但現在處于特殊時期,消毒劑的使用是不是應該更頻繁,又該如何正確使用呢?有人建議使用噴霧式消毒劑,操作特別簡單,還能覆蓋得比較全面,然而這種方式真的有必要嗎?
這些在疫情期間家長特別煩惱和憂心的問題,崔大夫是如何回答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養育是需要家長用愛心、耐心來實現的,希望崔醫生的講解能夠給家長們一些指導,能讓大家的養育之路更加順暢,也能幫助大家順利地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