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超過六個月,才添加輔食會有什么影響?
我家小豬也是6個月后添加輔食的,結果剛吃了三天,就感冒了,然后就停了輔食。 直到六個半月后才正常輔食。雖然和寶媽群一對比,人家娃都在吃肉了,我們還在吃糊,但是我一點也不著急,慢慢來就好了。不要吃的太急,傷了脾胃。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輔食添加不早于4個月,不晚于8個月。
所以, 只要不晚于8個月都在正常范圍內。
為什么要添加輔食?
嬰兒都是吃奶長大的,為什么要在6個月前后開始加輔食呢?
1. 訓練咀嚼、吞咽能力:
寶寶剛開始只有吸吮反射,只會吃奶。隨著寶寶的長大,需要適時鍛煉其獨立進食的能力。從糊、末到和成年人一樣進食需要適應過程。寶寶一般在4-12個月之間長牙,如果8個月時還沒有長牙,可以通過進食來刺激牙齦。
2. 加強營養:
寶寶長到6個月左右開始會坐,接下來爬、走各種身體變化,都需要營養物質。不管是長身體,還是發育大腦。奶粉或者母乳都會跟不上寶寶的自身需要。
所以輔食能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同時需要需要輔食來提供能量。
輔食太晚了添加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
如果寶寶到了吃輔食的階段,只喂奶不加輔食會出現以下情況:
1.營養不足
6 個月的寶寶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所需要的能量越來越多,而母乳中的能量和鈣、鐵、鋅等營養元素,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需求,從母體中獲得的免疫能力也已經不足以抵抗病菌侵襲。
因此,需要及時、適當地補充輔食,添加營養,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
2.錯過發展進食技能的最佳時機
輔食期是鍛煉寶寶咀嚼能力的最佳時機,過晚添加輔食,可能會讓他的咀嚼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對他日后說話和吃飯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寶寶的輔食也不要添加的太晚了,不晚于8個月都可以。
什么情況下可以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剛好6個月的那天,而是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看:
1. 會吞咽
寶寶在4個月左右開始會抓握,跟著會對大人手里的東西感興趣。如果寶媽在吃飯時,發現寶寶經常盯著食物看,嘴巴咿咿呀呀流口水,咽喉處有吞咽動作,并且還會搶食物送進嘴里。
有的孩子還不會吞咽,大人非的往嘴里塞,導致孩子對吃飯會有一種恐懼感,而且還會傷脾胃,后面長的不好。
2.會坐
寶寶學坐不僅是大動作發育良好的標志,還是讓寶寶吃輔食的一個重要依據。
寶寶在躺著時,體內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如果過早給寶寶吃輔食,會造成脾胃負擔。但當脖子能自然直立后,說明寶寶的腸胃功能已經發育,而且坐著喂輔食會更方便。
一般家長都是抱著小孩喂輔食的,如果寶寶不能坐,非常傷脊椎!最好等寶寶可以坐了,再吃。
3.比之前餓的快
隨著寶寶月份的增大,身體需要更多的營養,吃奶后消化速度比較快,會出現就算寶媽增加了喂奶次數,寶寶依然吃不飽。
寶寶發出上面的信號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慢慢引誘寶寶吃東西。到寶寶會坐時,開始正式吃輔食。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生長情況也不一樣,所以不能看其他的孩子在吃輔食,自家孩子也吃。如果是早產兒需要糾正月齡后才能吃。
輔食只是輔食,主食仍然是奶。家長不要本末倒置了。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