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遲遲不能開學,初、高三畢業生和家長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這個寒假對家長們來說
的確很不同
尤其對初中、高三家長來說
更是五味雜陳在心頭
福州市第八中學心理教研室負責人
謝維興老師
近日就接到不少咨詢電話和留言
許多初三、高三畢業班的學生和家長
都向他傾訴的這段特殊時期的
難
場景一:“到底什么時候才能開學啊?”
陳先生家里有個高三的孩子,這幾天他最焦慮的事情就是到底什么時候才能開學?
他關注了非常多和教育相關的公眾號,每天一醒來就刷新聞,就怕漏過學校或者教育廳的重要消息。
雖然學校網課有開,但是少了頻繁的考試,讓他對自己孩子的水平失去了評估,“以前有個比較,知道孩子差在哪里,還知道在哪里發力。現在兩眼一抹黑,你說能不急嗎?我天天就想知道什么才能開學,孩子們才能恢復正常啊?”陳先生說到。
場景二:“是否打印材料都能吵半天”
今年高三的女孩倩倩(化名)這個寒假過得有點憋屈,她第一次發現,在家學習比在學校復習難多了。
倩倩算是個比較自覺的孩子,每天都會主動坐在電腦前上網課,學習倒沒拉下太多,但是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太難搞了。
“今天,我上完網課想要打印一份材料,爸爸覺得要走很遠才能找到店,又怕我出門被傳染,就不讓我去,為此,我和爸爸大吵了一架。”倩倩和謝維興抱怨:“什么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能吵,做題時哼個歌不行,早上睡遲一點也不行,連水喝多喝少都管,以前去學校上課見不著還好點。”
場景三:“叫一下能動一下就不錯了”
男孩陳曉(化名)的母親林女士氣壞了。
今年初三的陳曉一點也沒有身為畢業生的自覺性,每天睡到日曬三竿,老師在電腦那頭教課,他在這頭愛理不理,每天看到他都拿著手機在玩游戲。
“叫一下能動一下就不錯了。經常是我罵我的,他玩他的,一個不耐煩還把門關了,壓根都不知道躲房間里干什么。他到底懂不懂他已經初三了,馬上要中考了。”林女士一說到這事就氣得不行。
專家解讀
謝維興覺得,這屆畢業生和他們的父母焦慮煩躁、心急如焚是正常的,確實疫情對于孩子們的學習是不小的一個沖擊,孩子在家和在學校里學習肯定不一樣,但目前延遲開學,不是一個省一個市的問題,全國都是一樣,與其著急慌張,還不如放平心態。
抱怨和擔心沒有用,家長首先情緒要穩定才有助于安撫孩子的情緒。根據不同的孩子,家長使用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萬眾一心共戰疫情
來源:福建衛生報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