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母親要把名下房子給大齡兒子結婚,兒子:就64平誰跟你結婚?
來自安慶的胡阿姨今年64歲,胡阿姨一直很自責。胡阿姨說,1984年,29歲的她迫于父親的壓力跟大自己9歲且有過一段婚史的丈夫結婚,夫妻感情還不錯,可自從她生下兒子后,丈夫對她的態度就變了,而且經常對她動手。
胡阿姨說,當時自己是不同意的,因為自己父親不會做事,不管什么人找個人只要把女兒嫁出去就行了。她之所以同意嫁給前夫,完全是因為跟父親賭氣。而婚后,丈夫為人毫不講理,生完孩子五天就要過夫妻生活,遭到拒絕后就對她大打出手。
2006年,心灰意冷的胡阿姨起訴丈夫離婚,遭到還沒大學畢業兒子的反對,胡阿姨苦于對丈夫死了心,于是不顧兒子的強烈反對,跟丈夫私下到民政局協議離婚。胡阿姨說她離婚雖是迫不得已,但總歸給兒子的內心埋下了怨恨的種子,再加上她拒絕將自己的房子過戶給兒子,母子關系降到冰點。
兒子也從她那里搬離,跟前夫一起生活,如今兒子36歲了還沒結婚,胡阿姨很著急,她希望能夠打開兒子的心結,體諒她當初離婚實屬無奈之舉,希望兒子不要受父母婚姻的影響,能夠早點成家。
帶著母親的殷切期望,我們找到胡阿姨的前夫陳大叔,問一下兒子的近況。陳大叔說,當初只打過前妻一次,再沒有對不起前妻的事,前妻起訴離婚的時候,他已經快60歲,心眼里根本不想離婚,而且兒子也很強烈反對他們離婚,奈何前妻鐵了心就要和陳大叔離婚。
陳大叔也表示,兒子36歲了,還是沒能買房,只能跟他一起蝸居在這個上世紀的老房里,這些都是前妻離婚造成的,雖然他也替兒子著急,可是卻無能為力。此時門外的胡大姐說,她可以把自己名下60多平方的房子給兒子結婚,但是現在不能過戶,對于母親的想法,小胡是怎樣想的呢?
兒子埋怨母親的性格強硬
隨后,我們撥打了小胡的電話,卻一直沒能打通。后來,小胡回到家中就見到了爸爸媽媽,可誰也沒有想到小胡很是排斥,出門就走了。一眨眼功夫人就不見了,我們再次撥打小胡的電話,值得欣慰的是小胡接通了電話,小胡情緒激動地說,父母離婚后很少管他,他不得不獨自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重壓。
由于沒有父母的資助,他到現在也沒能買房,婚姻大事因此一拖再拖,雖然他對此確實有些埋怨,但這并非是母子結怨的癥結所在,主要原因還是母親性格太強勢,不懂得為人處世的方式,把家里的親戚和周邊的鄰居都得罪了,這讓他在親戚和鄰居面前抬不起頭,他曾多次試圖勸說母親改變性格,可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
對于兒子小胡的控訴,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把親戚鄰居得罪了,胡阿姨感到很委屈,她哭訴道,自己性格確實強硬,但是為人處事還行,只不過親戚鄰居因為她婚姻失敗,有意欺負她,她迫不得已才跟他們起沖突,胡阿姨性格爽快,愛講理,這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不僅要講道理,更需要藝術性的處事方法。
胡阿姨承諾會反省自己的性格,并做出改變
兒子的婚姻大事,作為父母的也著急不來,只能讓兒子自己做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兒子,而不是要一定要給兒子辦不到的幫助。關于兒子談戀愛的事情,還是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在這個年紀上來講,也的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但是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很包容的社會,每個人都能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作為父母也要尊重兒子。
胡阿姨承諾,會改變自己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方法,但是改變是要有一個過程,希望兒子小胡能給予母親一些耐心和理解。胡阿姨終于明白,導致母子關系破裂的并非她當初執意要離婚,而是她這么多年來一成不變的性格。胡阿姨無需為自己當初的離婚而自責,而是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性格,并且積極努力做出改變。關于兒子的婚姻大事,胡阿姨和前夫其實不必過分焦慮,只需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支持和關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