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讓寶寶多俯趴?
因為我一個人帶孩子,所以寶寶俯趴時間非常多!4個月不到會翻身,7個月就已經會爬,不到9個月自己能夠扶站。我除了教過他翻身以外, 所有的大動作都是他自發的,我把它歸結為:俯趴到位。因為另外一朋友家小一個月的孩子,8個月了還不會翻身,一讓俯趴就哭鬧!那么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嬰兒俯趴這件事!
嬰兒俯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
俯趴:讓嬰兒腹部貼床,面朝下。這樣的姿勢可以讓寶寶鍛煉其背部肌肉,有助于寶寶練習抬頭、轉頭。
1、俯趴是大運動發展的開始:寶寶的運動發展是從上到下的,也就是先能豎頭穩當(可以抬頭),才能慢慢背部有力量(可以坐),再逐步發展到下肢,最終可以行走。
多趴可以加強寶寶的肩頸部肌肉,讓他學會抬頭,慢慢學會用胳膊支撐起上半身,為后面的翻身、爬行、獨坐等大動作技能的發展奠定基礎。可以說 趴得不夠,對后面的大動作都會有影響。
2、開發孩子認知能力:寶寶通常是在玩耍時為仰臥狀態,這樣他只能看到白色的天花板。換成是你,你會不會覺得超級無聊?!
新生兒寶寶四肢未發展完善,沒有力量支撐,無法看自己的手腳來運動。唯一能玩的、能改善自己眼界的就是俯趴。畢竟呆在床上俯趴時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小物件呢!
3、能解決新生兒的很多小問題: ①解決小兒胃脹氣:這些大部分都是因為新生兒腸胃功能還不成熟,非常容易出現脹氣的問題。最簡單有效方便的“排氣”運動,就是趴。趴得多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受脹氣困擾。當孩子趴著時,他們嘗試扭動身體、轉頭抬頭,這些主動的“排氣”運動遠遠要比我們被動按摩的效果好。
②改善頭型:很多老人給嬰兒睡枕頭無非就是像讓寶寶有個好看的頭型。其實,讓寶寶多俯趴,是預防扁頭、改善頭型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俯趴時寶寶頭部減少受壓,頭型會自然恢復,擁有一個漂亮的后腦勺。
都說生命在于運動,由于新生兒寶寶處于自己沒有行動能力的狀態,俯趴是它除了躺之外一個最好的運動方式。
如何讓寶寶多練習俯趴?
健康足月的寶寶從醫院抱回家的那天就可以開始練習趴了,具體俯趴的時間和次數需要看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定。簡單來說 ,只要寶寶愿意,不哭鬧排斥,想趴多久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
1.俯趴應該在其喂奶半小時以后,并且在清醒的裝下進行。我家小豬月子里吃飽了就睡,根本沒有清醒的狀態,所以并沒有刻意讓他進行俯趴練習。40多天后開始腸絞痛后,發現寶寶趴著睡會舒服些,才開始刻意讓他多趴。
2.趴的同時可以一起游戲:一旦寶寶會抬頭,轉頭之后就需要和寶寶一起玩兒。比如,放一面鏡子在面前,讓他抬頭就能看見自己。我家小豬在40多天以后白天基本都在趴,連睡覺也大部分是趴著。清醒的時候我也趴在床上和他說話,逗他笑,可以給他看黑白卡,偶爾還可以給寶寶按摩背部。
3個月左右寶寶的手指發出“抓握”的信號,這時候可以放一些小的長的玩具在寶寶手里。
等到寶寶5個月左右,寶寶會自己試圖用四肢撐起自己的身體,并且搖晃自己,也是寶寶發出“爬行”的信號。
3.俯趴的姿勢:寶寶俯趴大部分可以像青蛙一樣趴在床上,不要在太軟的沙發或床上!雙腿是彎曲還是打直,完全看寶寶的意愿。
4.俯趴的地方:俯趴給寶寶俯趴的地方有很多:橫趴在家長腿上或豎趴在胸前、肚子上;游戲墊或床上;瑜伽球上(有的寶寶不喜歡趴著一動不動,那么可以試試用瑜伽球)。
練習俯趴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俯趴是衣服最好不要紐扣在腹部中間:由于俯趴時,寶寶的重量都在腹部,紐扣會膈應到寶寶,時間一久,會在身上留下紐扣印記!所以,俯趴時,最好給寶寶穿連體衣,或者斜襟衣服。
2.寶寶練習趴時,大人一定要在旁邊:寶寶在翻身以前趴著對他來說是一件風險比較大的事情,所以父母一定要在旁邊隨時看著他,防止寶寶因為各種原因堵住口鼻造成窒息。
3.少抱孩子,多讓他趴: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他們趴著時會哭,大人一抱起來就好了,所以大人認為寶寶不喜歡趴。
其實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偏好,很多情況只是因為當他們被抱時,可以感受到大人的陪伴,這讓他們有安全感。久而久之就不愿意自己趴了。
針對這種情況的寶寶,趴著不是不管,我知道很多媽媽讓孩子躺著時,就是可以不管。但趴著絕對不行, 父母需要也趴下來,和孩子差不多的位置對孩子說說話,唱唱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還是陪伴著的。
寫在最后
越早開始趴的寶寶會越喜歡趴,如果一開始就常常抱著玩,寶寶自然會喜歡上更輕松的被抱著。
所以早一點陪寶寶趴著玩吧!!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