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第六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發布!
為加強中西醫結合,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2月1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以下簡稱“第六版”), 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
一、傳播途徑
▲ 傳播途徑將“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改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
▲“接觸”前增加“密切”二字。
▲ 增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二、臨床表現
▲ 重癥患者嚴重者除了“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外,還可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
▲ 實驗室檢查,強調“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盡可能留取痰液,實施氣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采集后盡快送檢。”
三、診斷標準
▲ 第六版診斷標準取消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的區別。統一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類。
▲ 疑似病例判定分兩種情形。一是“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且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2條(發熱和/或呼吸道癥狀;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征;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二是“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且符合臨床表現中的3條(發熱和/或呼吸道癥狀;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征;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 確診病例需有病原學證據陽性結果(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四、臨床分型
▲ 仍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對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增加“高海拔(海拔超過1000米)地區應根據以下公式對PaO2/FiO2進行校正:PaO2/FiO2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