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糧食的價格穩定,供應量十足,“漲價潮”不存在!
近段時間,老百姓倒是不怎么關心房價了,他們這陣子最為關注的事情,是物價有沒有上漲。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以后,我國的物流運輸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很多地區的蔬菜未能有效及時的運送出來。因此,很多民眾都擔心,這段時間的肉價、糧食價格等,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上漲。那么,近期的物價到底有沒有上漲呢?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1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顯示,1月份的CPI漲幅相較去年12月份有所回落。由此可見,1月份的物價其實還是比較穩定的,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春節期間豬肉價格的穩定。如今,我國的衛生防控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各地區也開始陸陸續續復工復產。特別是在交通管控這一塊,各省市都放寬了不少,這對于物價的穩定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只要物流業恢復了正常運轉,那么各地的農產品就可以在全國市場流通,如此一來,部分地區也就不會因為供需失衡而導致農產品漲價了。以去年漲價最厲害的豬肉為例,近期的價格表現十分平穩。現在,不少城市的豬肉價格都下跌到了20元/斤,雖然相較“10元時代”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和去年動輒三四十一斤的豬肉相比,這個價格已經非常難得了。除了豬肉價格穩定之外,雞肉、雞蛋、牛羊肉的價格也相對穩定。
物價之所能如此穩定,和國家的政策是分不開的。這段時間,國家一直在強調要穩定物價、保障供需,讓老百姓的生產生活不受影響。特別是對那些趁機囤貨居奇、哄抬物價的商家,將予以嚴厲懲處。比如前段時間,某超市哄抬白菜的價格,就被相關部門給查處了,而類似的事件,在這段時間已經屢見不鮮了。總之,在穩定物價這方面,國家是下了決心的。
不過,情況也并非完全都是樂觀的,近期也有一部分不利于物價穩定的因素開始出現。比如受事件影響,很多加工企業都停止了糧食的收購和儲備。加工企業停止生產之后,各類飼料的價格開始上漲,并且幅度較大。而飼料價格的上漲,就意味著養殖成本的增加。所以,未來肉類市場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波動。
除了肉類市場之外,蔬菜市場也面臨著一些問題。現在,物流行業雖然已經全面復工,各省也放寬了交通管制,但一些鄉村地區,仍然沒有解除“封路”行為,這導致很多農戶種植的蔬菜運不出來。蔬菜產量長期減少以后,價格肯定也會有輕微的上漲。不過,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目前隨著事件得到控制,各地區已經逐漸放開了鄉村道路。
綜上所述,在國家的調控調度之下,物價并沒有明顯的上漲。所以,大家就不要在這方面擔憂了。后續,隨著事件得到解決,物價相較現在還會有一個回落。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