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話“三年不生病,好比行大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農村有句老話“三年不生病,好比行大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農村人對健康和錢財的態度: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
1,農村老話很多,眾說紛紜,各種對錯咱們不說,因為農村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說不來太深奧的話題。不過有些老話,聽起來粗糙,但道理還是有的。你像這句老話“三年不生病,好比行大運”就很有意思,其實我記得我們這里的原話是“窮人不生病,好比行大運”,和現在農村人說的那樣“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一個道理。
2,但話語中大部分意思都帶有“賭一把”的成分,還有一部分是擔憂是僥幸心理。什么是“行大運”?就是一直都有好的運氣,還是大運氣,沒有積福沒有實力的人,運氣怎么會一直好下去?老話說“事不過三”,三是一個門坎兒,能三年不生病的農村人,就是大運氣之人,很令人羨慕的。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怎能不會生病的呢?所以這里面賭的成分很多很多。
二、稀里糊涂又一年,農村人很少有對身體健康年檢的習慣。
以前很多人討論說,以前農村人比較皮實很少生病,就連小孩子整天在泥巴堆里玩也很少生病。其實真相并不是如此,以前農村家庭條件還是不好的多,俗話說小病靠忍大病靠挺,能抗過去就算沒事兒了,以前的疾病一樣的多發,只是沒有被檢測出來罷了。農村人也惜命,但又摳門,舍不得去醫院體檢身體,就算每年一次就不會,還會認為去醫院檢查身體不太吉利,就算沒病也會得病,就是這樣的認知,會稀里糊涂一年又一年的過。
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沒有罹患過大病的人是不知道珍惜生命的。農村人不敢得大病,因為大病一場就極有可能會因病返貧,以后再翻身就很難了。所以農村人也是很矛盾的,不想生病又不愿意花小錢去體檢,凡事都想靠博運氣。作為農村人,各種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哪里有什么運氣可言?一旦患上大病就天塌了一樣,就算又農村居民醫療補貼,也是杯水車薪,關鍵時候也于事無補。
三、農村人惜命,要從日常培養健康養生意識。
作為農村人,對“三年不生病,好比行大運”的理解很是深刻。怎么理解?還不是手里沒有防備風險的足夠資金,還不是沒有健全齊備的醫療保障條件。如果農民都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對疾病又何懼之有?但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很多農村家庭,大部分沒有過多的資金儲蓄,醫療保障上也只有基本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可以這樣形容吧,農民不敢生病,一次大病,辛苦奮斗多年的生活局面可能就會被打回十幾年前。
農村老輩人喜歡總結經驗教訓,但在實操中卻很少去踐行,這就是農村一大怪現象。歸根結底還是農村人底子薄,有些東西只能想象而做不來執行不到位,比如城鎮居民每年的體驗項目,很多地方農村做不到。所以對農村人而言,手里有幾萬十幾萬存款的家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都不算啥,一旦進了醫院就知道,有時候是分分鐘的事兒。
總結:國家對農村“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關注力度很大,但農村人口基數太高,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農村社會保障也在加強,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也適當提高了,相信農村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也會提高,那么農村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也會越來越好,但重點還是農民要靠自己,自覺對自己身體健康負責,不要僅僅靠運氣活著。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