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嬰兒期育兒護理
距離地球300千米的3D生物打印機,新一輪太空競賽?
如今3D打印技術已經十分普及,簡單的模型、衣服都已經十分常見。
在接下來的10年時間里,生物3D生物打印機即將普及,科學家已經打印出簡單的器官結構,例如微型肝器官模型,肺部模型,但是大多數模型都不能保持直立,因為地球的重力會在模型生成時不斷產生壓迫器官,從而破壞精致的器官結構。
與地球相比,無重力的太空,是3D生物打印機最佳的工作場所!
國際空間站的研究人員,希望可以在太空,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人體器官,從而幫助人類進行器官移植。
研究表明,在太空打印的器官,不但縮短了移植等待時間,甚至可以消除器官排異反應。
3D生物打印機:
3D生物打印機是非常特殊的3D打印機,它使用比人類頭發還要薄很多的特殊材質,一臺機器的成本大約在700萬美元,可以進行最精密的3D打印。
該3D生物打印機,于2019年7月,進入國際空間站開始工作。
目前,該項目致力于打印人造心臟組織,并且希望可以打印出成型器官。
但是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心臟組織的打印厚度增加,各層結構難以互不干擾,因此打印完成人體器官的技術尚不存在。
不過該項目生產的心臟組織已經在動物體內開始試驗,負責人聲稱2025年以后,將開始生產完整器官。
3D生物打印機如何制造器官:
3D生物打印機工作前,需要從地球運來特殊的“生物墨水”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