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母嬰營養(yǎng)飲食
“復陽”者不易被感染,但要警惕傳染人!
“復陽”者不易被感染但要警惕傳染人
燕聲
其中,讓大家頗為擔心的就是康復后核酸檢測“復陽”的病例時有發(fā)生。這一現象的出現帶給公眾的不安主要有這幾方面:一是其是否具有傳染性,二是“復陽”的病例是否意味著疾病有新的進展,三是治愈后的病例還會被傳染導致再次“復陽”嗎,四是如何避免“復陽”病例再次成為傳染源。“復陽”患者未發(fā)現傳染他人現象但仍不能放松警惕
此外,武漢、四川等地都有出院后“復陽”的病例。2月27日,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學者在國際權威醫(yī)學期刊《美國醫(yī)學會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稱,研究發(fā)現4名符合出院或者隔離檢疫標準的新冠肺炎患者,在5~13天出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返陽”情況,認為或需要重新評估出院或接觸隔離標準,引發(fā)關注。 在治療出院后的5-13天,4名醫(yī)護人員患者重復檢測病毒核酸,結果均為陽性。所有人在隨后的4~5天又重復進行了3次檢測,依舊為陽性。 對此,2月25日,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31場疫情防控新聞發(fā)布會上,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透露,廣東有個初步的數據,出院的病人里14%的人有復陽現象,目前廣州市發(fā)布了13個復陽的情況,104個密接者沒有出現任何感染。他表示:“通過集中觀察的措施,發(fā)現并沒有人成為第二代,或是成為潛在傳染者。”“返陽”患者出現抗體就不會被傳染,這是一般病毒感染的規(guī)律
是再次被他人感染而導致的嗎?“復陽”不代表疾病有新的變化,不同體質有不同的恢復過程
上述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學者的研究指出,雖然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但經過檢查,4人均無癥狀,胸部CT與出院時相比無改變。 肺炎是潛伏期比較長的疾病,有些老年人或者身體差的人肺炎恢復比較慢,目前觀察到新冠肺炎也有類似情況,一大部分復陽病例是炎癥在吸收過程中,不是臨床的痊愈,所以產生間歇性排毒現象。但這個判斷還在進行科學取證。 年輕輕癥患者,兩周內就會產生抗體,所以傳播風險低。但一些老年人康復時間長,不斷排毒,可能會成為傳染源。對目前復陽情況,是因為病情、個人體質問題導致沒有完全吸收,臨床極個別病例有帶毒情況,對此也在不斷監(jiān)測。康復出院后仍要進行14天醫(yī)學觀察,要減少與家人近距離接觸
一是呼吸道癥狀明顯好轉,二是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大于3天,三是肺部的影像學檢查顯示急性滲出性改變有明顯的改善,四是核酸檢測陰性。 但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可以導致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例如采集者操作技術不達標、試劑盒有問題,加之新冠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尤其是咽部的病毒量往往比較少,容易導致檢測結果出現誤差。這樣即使病人已經達到出院標準,體內仍然可能有一定的病毒殘留。為了以防萬一,出院后仍需觀察14天。 郭燕紅在發(fā)布會上也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對出院患者的管理,要進行14天的醫(yī)學觀察,并在實施14天醫(yī)學觀察當中加強跟蹤隨訪、健康監(jiān)測和健康指導;同時組織專家對這種情況進行進一步研究,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歸的全程進一步加深認識。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