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3個成長階段不要總抱著,別讓愛不釋手成為害孩子的理由
對于小寶寶來說,他們在出生之后不具備自理能力,每天只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雖然說照顧小寶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只要家長們一開始制定好一個規(guī)則,那么在孩子的成長當中也便輕松了許多。
比如說,面對小寶寶天真可愛的肉嘟嘟小臉,很多爸爸媽媽都忍不住想要將孩子抱在懷里親昵。實際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有三個成長階段,大人最好不要總是抱著孩子,別讓愛不釋手成為了害孩子的理由,也避免給爸爸媽媽的育兒之路,帶來很多坎坷和憂愁。
那么,寶寶哪三個成長階段不要總抱著呢?
1、滿月之前大人不要總抱著
小寶寶在剛剛出生的時候,由于個頭比較嬌小家人們都非常稀奇著,在這個階段很多大人,也都喜歡將小寶寶抱在懷里親密接觸。雖然說小寶寶的嬌小可愛模樣特別惹人憐愛,但是在孩子沒有滿月之前最好不要總是將孩子抱著。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全身上下都處于柔軟的狀態(tài)、骨骼也沒有發(fā)育完全。
有一些沒有當過爸爸媽媽的大人,去抱孩子的話還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如果親朋好友想要一探寶寶的芳容,而爸爸媽媽直接性拒絕的話也有失禮儀。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需要讓抱孩子的大人,一個手拖著寶寶的屁股、一手扶在寶寶的脖子后面,如果抱孩子的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傷害到孩子。
寶寶未滿月之前,盡可能不要去頻繁地抱著孩子,因為每一個人的抱姿都會不同。當孩子接觸到不同人的抱姿時,會感到害怕并且沒有安全感,在孩子滿月之后也會經常通過哭鬧。如果寶寶在月子里總是被大人抱著,那么孩子在滿月之后,寶寶很容易形成“放不下”床鋪的依賴感。
2、寶寶睡覺的時候不要抱著
很多人在剛剛升級為寶媽之后,都喜歡抱著孩子睡覺,但是抱著孩子睡覺可不是一個好習慣,當孩子習慣爸爸媽媽抱著睡覺的時候,他們便會習慣這種安全感,孩子一旦離開大人的懷抱,睡在寬敞沒有安全感的睡床上,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會警惕地睜開雙眼,并且嘟著小嘴開始哭鬧。
如果此時家長輪流去抱著孩子睡覺的話,更是一種壞習慣的鞏固,遇到孩子“放不下”床鋪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堅持住原則,及時調整抱著入睡的壞習慣。睡眠質量直接影響著寶寶的發(fā)育和健康,而夜間的睡眠則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
如果孩子總習慣在爸爸媽媽的懷里入睡,那么孩子養(yǎng)成的不僅僅是一個壞習慣,還有疲憊的睡眠質量。因為小寶寶時刻都在擔心爸爸媽媽會突然離開,這種防備式的睡眠,也只是一個淺睡眠狀態(tài),對于孩子的成長發(fā)育有著很多弊端。
3、學走路的時候也不要抱著
在孩子的成長當中,最調皮的階段便是屬于走路的時候,這個階段孩子明明不會走路,他們偏要東倒西歪地練習走路。搖搖晃晃地走路,總是讓家長們懸著一顆心,并且寶寶走路的時候,一天換兩、三套衣服都不嫌多,因為他們多數都在灰窩里打滾。
有些家長嫌麻煩總是喜歡抱著孩子,這樣的束縛對于孩子的成長一點也不好。如果家長在孩子學走路的時候,經常去抱著孩子、不讓孩子下地活動的話,那么就會限制寶寶的腿部發(fā)育的同時,也會阻止孩子嘗試去探索的好奇心,孩子學會走路的基礎能力,接觸地面和摔跤都是必經之路。
每一個孩子,從誕生之日起便是父母的掌心寶,爸爸媽媽也特別喜歡抱著孩子來表達喜愛心。但是從孩子的健康發(fā)育和習慣養(yǎng)成來說,以上三個成長階段父母千萬不要總是抱著孩子,不要影響孩子健康發(fā)育的同時,還鑄成壞習慣的養(yǎng)成,更不要讓愛不釋手成為害孩子的理由。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