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長不理想,先從這三個方面找原因
寶寶吃的夠不夠?
食物被寶寶吃下去,經過消化吸收,能為寶寶的生長提供能量和身體的“建筑材料”,如果 寶寶攝入的食物不足,當然也就長不好了。
其中一種情況家長較容易發現,那就是“絕對進食量不足”,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寶寶吃的比較少。這種情況多見于一些比較挑食、偏食、厭食的寶寶,他們每頓飯吃得量都比較少,導致了生長緩慢。
還有一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添加了輔食的寶寶身上,家長經常會忽略,那就是 “相對進食量不足”,也就是所謂的“假稠”。一些家長會給寶寶做粥或爛面條,寶寶看似吃了一大碗,其實其中有很多水分,真正吃下去的主食并不多。而 寶寶需要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生長所需的能量,主食攝入不足,自然也就長得慢了。
此外,不好的進食習慣也會變相降低寶寶的食量。比如,有些家長在喂寶寶吃飯的時候,沒有幫他養成進餐的規矩,寶寶習慣了邊玩邊吃,注意力都不在吃飯上,這也會導致寶寶吃不夠。還有些家長唯恐寶寶營養不夠,會給寶寶吃一些酸奶、水果之類的食物,這本身沒有問題,但這些食物如果吃得過多或在飯前吃,就會占用胃的空間,降低食欲,導致寶寶正餐吃得不夠,而水果和酸奶又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所以這么吃看似“健康”,其實不利于寶寶生長。
消化吸收好不好?
吃下的食物還要經過消化吸收才能被身體利用,因此如果 寶寶消化吸收不好,就算吃下去的食物足夠,生長情況也會不理想。如果寶寶飯量不錯,食物也沒有假稠的問題,生長卻仍然較為緩慢,就要檢查他的消化吸收情況了。判斷寶寶的消化吸收情況其實并不難,看大便的性狀和次數就可以。
首先是消化,所謂消化,指的是消化器官把食物變成可以被身體所吸收的營養的過程。理想狀況下,食物經過咀嚼、胃酸浸泡、腸胃蠕動、各種消化液作用后,會被盡可能榨干養分排出體外,這時食物的殘渣將會變得面目全非難以辨認。所以, 如果我們在寶寶的大便中能夠辨認出之前吃下的食物的殘渣,比如菜葉、飯粒等等,就說明寶寶消化這些食物時,發生了困難。對此,家長可以嘗試示范如何嚼食物,幫助寶寶練習咀嚼能力。此外,還可以將輔食加工得稍微細一點,以方便寶寶消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寶寶年齡增長和磨牙萌出,輔食加工也應當越來越粗,以便更好地鍛煉寶寶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
還有些生長狀態不佳的寶寶,大便性狀一切正常,但是排便量大,排便次數多,比起以前有明顯的變化。這種情況通常就意味著寶寶吸收功能不好。吸收不好往往是因為腸黏膜受損和腸道菌群失調。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帶寶寶尋求醫生的幫助,確定腸黏膜的狀態,檢查腸道菌群,再決定如何處理了。家長平時則應當帶寶寶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因為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能導致腹瀉等癥狀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寶寶的機會,也就不容易引起腸黏膜損傷了。 此外也要記住,家里平時不要使用消毒劑,以免傷害腸道菌群引發吸收問題。
慢性消耗
我是驚喜分割線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