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科學防護,健康學習!
從4月7日起,
我省學校分類分批、錯時錯峰開學。
科學防護才能健康學習!
那么,開學后
同學們應該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上學放學路上要注意些什么?
進入校園后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由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出品,福建師范大學小葵新媒體工作室制作的《科學防護 健康學習 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小學篇)》正式和大家見面啦!
新型冠狀病毒怕紫外線,怕消毒水,怕高溫,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防控指南圍繞學習、生活等十個方面,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護要點及注意事項,指導同學們做到科學防護不恐慌。
外出時,戴口罩;科學戴,不亂丟
正確佩戴口罩是阻斷病毒傳播的手段。一般跟他人接觸,乘坐公交或到人群密集場所,需要佩戴口罩。
洗凈雙手,深色褶皺面朝外,鼻夾朝上,使口罩覆蓋口鼻、下頜,壓緊鼻夾,不要把口罩直接塞進口袋里或丟棄。
勤洗手,七步訣;打噴嚏,遮口鼻
外出回來,飯前便后,接觸眼、鼻、口前,咳嗽或打噴嚏后,佩戴口罩前和摘脫口罩后,接觸扶手、電梯按鈕等公共部位后,接觸動物后,感覺手臟時要及時洗手。
七步洗手有規范,內-外,夾-弓,大-立-腕,流動水洗20秒。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掩住口鼻,不要用手去捂,不要面對別人,要及時洗手。
多宅家,少外出;有異常,不到校
在家中,少外出,不聚集,接觸境外回來的人要報告。
離家前量體溫,有發熱、咳嗽、嘔吐、腹瀉、感冒、乏力、干咳等不要到學校,上報班主任,視情況及時就醫。
在路上,多獨行;少觸摸,手衛生
盡量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下學。
乘公交、地鐵,要全程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距離。
減少接觸公共物品,及時洗手。
進校門,必測溫;晨午檢,日報告
凡進校必測溫、戴口罩。早晨中午量體溫,健康監測“日報告”“零報告”。
在室內,保距離;勤通風,常保潔
不交頭不接耳,師生同學保距離。公共場所勤通風、要整潔。
在課間,不聚集;做眼操,手干凈
適度放松,不扎堆、不打鬧、不斗嘴。做眼保健操前后,要洗手。
在食堂,間隔坐;帶餐具,食不語
就餐前先洗手,單桌單向有間隔,禁止交談,可自帶餐具。
多運動,強體質;不熬夜,膳平衡
加強鍛煉強體質,鍛煉之后要洗手。膳食平衡不熬夜,健康身心好學習。
快適應,心陽光;保健康,快樂學
盡快適應學校生活,積極面對未來。科學防護,樂觀向上,勤奮學習!
除了省教育廳
廈門也出臺了重要新規!
廈門市教育局:
開學后,學生錯峰上廁所!
廈門市教育局出臺
《廈門市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廁所管理工作指南》
關于人員
廁所管理人員也要進行晨午檢,防止帶病上崗。
學校要制定學生錯峰上廁計劃,根據廁所面積控制如廁人數,確保如廁學生之間有一定的安全間隔。
學生上廁期間不能脫口罩,不準近距離交談、喧鬧。
關于設施
廁所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完整無破損,四周墻壁、門窗、壁隔斷板整潔無亂涂亂畫污跡,有適當的照明。
廁所室內空氣流通,基本無臭氣,設施和工具擺放有序、干凈整潔。
學校廁所原來蹲位之間如沒有隔斷要加裝隔板或隔墻。如果是槽式蹲位要進行改造,避免造成傳染病的傳播。
廁所外面要配置足夠的洗手盆和洗手液,滿足學生洗手的數量、時間的需求,如洗手位不夠,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不建議托幼機構兒童隨意使用含醇類的免洗手消毒液)。
要根據使用對象的平均身高來確定安裝擦手紙巾盒,應便于取用,更換方便,兼顧防濺水。
關于打掃消毒
定期消毒。每天學生放學后,要對廁所及時進行全方位保潔后消毒,做到干凈整潔無污染。
每節課上課后,廁所保潔人員要及時對廁所地面、便器清洗,做到地面清潔,便器無糞跡、尿跡、痰跡和蠅、蛆等其他污物,水龍頭,隔斷門拉把、窗戶拉鎖等物體表面也要消毒,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先去除可見污染后再噴灑消毒,也可配合過氧化氫(含氯)消毒濕巾擦拭消毒。
不同的區域應使用不同的拖布和抹布。拖布和重復使用的抹布用完后應洗凈、浸泡消毒、懸掛晾干,有條件的可烘干后存放。清潔桶應在每次使用后用溫水和清潔劑清洗,充分干燥后倒置儲存。
廁所地面如出現嘔吐物,應立即通知保潔人員,暫時停止廁所使用。保潔人員在處理嘔吐物時,應穿戴好口罩、手套和隔離衣,不可使用拖布或抹布直接清理。要用專用消毒干巾(高效消毒劑)覆蓋包裹嘔吐物,作用一定時間后,包裹處理好嘔吐物丟入廢物袋,然后用消毒濕巾(高效消毒劑)或浸有消毒液(高效消毒劑)的拖布擦拭可接觸到嘔吐物的物體表面及其周圍。
馬桶、便池或洗手池內如出現嘔吐物,應先用含氯(溴)消毒粉(如漂白粉)均勻撒在上面(包括周邊)進行覆蓋,蓋上馬桶蓋,作用30分鐘后用水沖去。
來源:福建教育微言、廈門招考
- 標簽:《美景之屋2》在線觀看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