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紙尿褲穿到幾歲合適?聰明媽媽看這7個信號!
紙尿褲對媽媽們來說,絕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不僅解放了媽媽的雙手,讓媽媽省去了洗尿布曬尿布的繁瑣工序,還能讓娃夜里睡的更安心。
紙尿褲雖好,但是要穿到什么時候?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有疑問......
其實一般來說,寶寶通常要到 3歲左右才會自如地控制排便排尿,在這之前尤其是1歲以前由于寶寶對大小便的把控能力有限。也就是說,即使不穿紙尿褲,寶寶該尿還得尿,因為這是由身體發育決定的。
紙尿褲對嬰幼兒護理帶來很多方便。對我們來說,使用紙尿褲時間不長,經驗不多,必然會有很多擔心。其實,紙尿褲比起傳統布尿布來說,易于預防尿布疹,增加嬰兒睡眠,減少護理負擔;不會引起羅圈腿等腿形變化,不會影響男嬰睪丸發育等等。
孩子紙尿褲該穿到幾歲?
★ 與其文化及公眾設施有關
國外紙尿褲文化開始早,紙尿褲的型號也相當完備,從嬰兒到三四歲穿的各種型號應有盡有。此外,在國外公共洗手間,都備有嬰兒換洗室,給帶寶寶出行的父母帶來很大便利。
★ 長輩更注重如廁訓練
國內寶寶穿紙尿褲一般到1歲左右,因為家里的長輩,都會比較擔心,一直使用紙尿褲,會導致寶寶沒有如廁意識,所以早早就把如廁訓練提上日程了,催促著給寶寶減少使用紙尿褲。
其實,到底該讓寶寶幾歲不用紙尿褲,在國內外并沒有統一說法。
但根據研究發現,1歲半以前的孩子,由于大腦機能發育尚未完善,對基本排尿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而且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也還沒發育成熟,沒能對排泄做好把控。 因此一般建議寶寶要到1.5-3歲左右,大腦的神經系統逐漸發育成熟后,再慢慢停用紙尿褲。
研究證明,寶寶膀胱3歲發育成熟。換句話說,寶寶的尿道和肛門括約肌3歲前發育不健全,控制排便能力差很正常。
看準這些信號
把握脫紙尿褲的最佳時機
1 歲以內,寶寶的神經系統等生理構造還沒有發育完全,不建議進行如廁訓練。同樣,把屎把尿也是不推薦的。
這時候開始訓練上廁所,寶寶在生理上還沒有能力做到,盲目開始會讓他們產生心理負擔。
所以對于1歲以內寶寶,穿紙尿褲還是最佳選擇。
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建議,大多數寶寶在18~24個月的時候,會出現自主排便意識。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消化系統和膀胱基本也成熟到自己可以控制排便了。
對于大部分寶寶來說,2歲后就可以嘗試脫掉紙尿褲了。
知道了大致的年齡還不夠,還要看寶寶的具體表現。當出現以下信號,如廁訓練便可以提上日程了:
1、能感受到尿片濕了或便便后,通過動作或語言“抱怨”不舒服;
2、能用語言、動作或情緒來表達他想上廁所;
3、能聽懂你的指令并乖乖照做;
4、可以保持2小時以上屁屁干爽,睡覺醒來尿片也沒有濕;
5、每天能在固定時間段大小便;
6、對坐便器或穿內褲感興趣;
7、能在坐便器上坐下和起立。
不過,養孩子不能照書養,這些標準只是用來參考的,不必一一滿足。如果孩子已經1歲半了,出現了好幾個上面所說的信號,兔粉們就可以開始和寶寶一起試試看。
4招幫助寶寶快速學會如廁
01
選擇一個好的“坐盆”
在準備實施如廁計劃時,媽媽們可以選擇一個可愛的坐便器,讓寶寶用眼睛觀察、用手觸摸、熟悉便盆;
接著,媽媽們還要鼓勵寶寶每天在便盆上坐一會兒,開始時可以不脫褲子;
最后,媽媽們還可把尿布上的糞便放入便盆內,指給寶寶看,讓孩子慢慢理解便盆的用途。
02
及時捕捉信號
一旦發現寶寶有要上廁所的信號,如扭動、蹲下等行為,就立刻帶他去上廁所。
03
家長陪同如廁
寶寶在進行如廁練習前,可以先讓他觀摩爸爸媽媽是怎么上廁所的。
女孩由媽媽來做演示,男孩則由爸爸進行演示,這樣不只能夠給寶寶建立一個學習的典范,同時還能夠為寶寶進行性別教育的啟蒙。
另外,寶寶在如廁時,家長要一直陪著他,可以和他一起看繪本、玩玩具、唱兒歌…當然,對于寶寶良好的排便行為,家長一定要記得夸獎他。
04
固定時間如廁
在訓練寶寶如廁中,家長還要記錄寶寶便便的時間,找到規律。
一般來說,只要記錄一個禮拜就能發現寶寶上廁所的規律了。此時,家長就可以在每天的特定時間段詢問或引導寶寶去上廁所。
如果說在這期間家長有帶孩子外出,也要堅持在固定時間點給寶寶訓練喲。
其實,讓寶寶脫下紙尿褲并學會自己上廁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好比我們教寶寶說話、走路是一樣的。
作為家長,我們要遵循寶寶自身的發展,不要操之過急,尤其是在孩子突然尿褲子的時候,家長更不能去責罵孩子,也不要拿他跟其他孩子比較。
多一點耐心,孩子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卷”。
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標簽:新破天一劍下載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