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多趴著玩的寶寶,長大以后更聰明~
媽媽們都應該知道一句話: 仰著睡,趴著玩,坐著看世界!
“趴”對寶寶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多趴的寶寶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育要比其他寶寶更好,另外還有其他很多的好處!
最近,有位醫生朋友分享了一個例子:
有對年輕父母抱著5個月的寶寶來評估。寶爸一手抱著寶寶的臀部,一手扶著頭部和身體。
當醫生朋友感到納悶時,寶媽說話了:
家里的長輩都說要讓寶寶躺著或者側著睡,并且要經常幫他翻身,寶寶的頭型才好看。也不讓寶寶趴著,寶寶醒來,不讓多抱,經常讓他躺著,說是不然以后很難帶,也怕抱多了對脊椎發育不好!
醫生朋友說,就算是現在,也依舊有太多的年輕父母,不懂得趴對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性
寶寶清醒狀態下:多趴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醒著時,在大人看護下,多趴著玩。
兒科醫生崔玉濤也建議:嬰兒清醒時,在大人看護下,新生兒起就可趴著。
寶寶趴著的好處,多到你想不到:
1、幫助寶寶鍛煉頭部、頸部、肩部、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并促進運動技能的發育;
2、長期躺著,后腦勺容易變得扁平,而趴可以預防寶寶頭型后部過扁和部分畸形偏頭;
3、能更早學會翻身、肚子著地匍匐前進、用四肢爬行和獨坐;
4、趴著時寶寶會努力抬頭、抬胸、爬,抬頭時會努力用手撐床面,促進手掌張開,從而開啟手指精細運動。
5、多趴的寶寶,能更好地探索周圍;另外,趴也屬于寶寶運動之一,對安睡、減少脹氣也有幫助。
趴著雖對嬰兒好處多多,但也不要強迫,由孩子自己掌控每次趴的時間。
◆ 一般,從寶寶剛出生一周左右,就可以嘗試趴了,每次可能幾秒鐘;
◆ 3-4月齡的寶寶建議每天趴著至少20分鐘以上, 0-6個月是寶寶的俯趴的黃金時期。
媽媽要注意,無論哪個階段讓寶寶趴,都最好是在清醒、精力充沛的狀態下,并且 一定要有人看護。
寶寶趴著玩,方式有很多
既然寶寶趴著的好處這么多,要怎么才能引導ta趴得舒服,趴得樂意呢?
媽媽可以嘗試給寶寶一個“趴玩時間”,英文名叫做“Tummy time”。
寶寶趴著的時候,有很多種方式可以一起玩:
1、媽媽平躺,把寶寶抱在胸前,寶寶的肚子貼著你的肚子,讓他面對著你,寶寶會嘗試用雙手撐起來看你的臉;
2、陪寶寶一起趴在地板上,跟他聊天說話,做鬼臉,玩捉迷藏;還可以趴著玩一些會滾動的玩具,引導他抬頭或伸手抓。
3、寶寶趴著時,在他面前放起一個玩具,可以是有燈的,也可以是帶鏡子的,還可以是會動、有音樂的;
4、當寶寶3~4個月時,可以比較好控制頭部但是還不能支撐起前臂時,可以在他的胸前或腋下放一塊毛巾或枕頭,讓他趴在上面;
5、和寶寶一起在地板上玩,把玩具放在他的兩側,使他轉頭并且可以用兩只手夠到玩具;
6、給寶寶換尿布也是個很有趣的趴玩時間,可以一邊系標簽,一邊把寶寶從一側翻滾到另一側,并同他說話;換好尿布扶他起來前,讓他肚皮朝下玩耍一會兒。
寶寶不肯趴,怎么辦?
畢竟每個寶寶的喜好也是有差異的,有些寶寶就是不愿意趴,怎么辦呢?
媽媽也別著急,寶寶不肯趴不代表趴著不舒服,很有可能是對這個動作還不太適應,離開了爸媽的懷抱,當然要稍微鬧一會兒嘛。
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一聽到寶寶哭,一看到寶寶不開心就把ta抱回懷抱,否則的話寶寶一直都得不到鍛煉了!
你可以這么做:
床太軟就給寶寶換地板,因為寶寶一旦陷入床里,趴著就會吃力很多;
寶寶還不會趴,可以給他墊一個小毯子,讓上半身趴在上面,有利于ta支撐起來;
趴在爸媽身上試試,這樣不僅能讓ta感覺溫暖,還能增加親子交流;
寶寶吃飽、餓了、困了的時候都不太適合趴,盡量選擇餐后一個小時。
寶寶趴著時,務必陪伴在身邊,說說話,做做撫觸都是非常不錯的。
從今天開始,嘗試讓寶寶多趴著玩吧!
- 標簽:街頭籃球號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