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生男生女秘籍

位居全國前列!一起看看這家醫院的管理之道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7-17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標題:位居全國前列!一起看看這家醫院的管理之道

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發布《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這份 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首輪“國考”成績單備受各界關注。 龍巖市第一醫院總得分在全國1153家三級公立綜合醫院中名列第213名,國家監測指標等級為“A”,位居全國前列。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龍巖市第一醫院全院職工腳踏實地、奮勇拼搏,以人民為本,不斷提升患者獲得感和幸福感的真實寫照,也是醫院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大突破。

2018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考核國家監測指標反饋結果

機構名稱:福建省龍巖市第一醫院

考核等級:A級

國家監測指標得分:734.6分

(滿分1000分)

其中:

醫療質量:300分

(同類醫院均值254.68分)

運營效率:253分

(同類醫院均值:247.88分)

持續發展:78.6分

(同類醫院均值:65.75分)

滿意度評價:103

(同類醫院均值101.31分)

這是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 全國公立醫院迎來的首次“高考”,是國家深化醫改、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是檢驗區域醫療綜合能力和水平的“金標準”“指揮棒”和“風向標”。一起看看龍巖市第一醫院 是怎么做到的?

為此,筆者走進龍巖市第一醫院,從員工口中聽到 黨委書記陳開紅經常嘮叨的幾句話中窺聽端倪。

陳開紅

作為醫護人員,我們的初心就是為人民健康提供服務,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的增長或規模的擴張,而損壞了老百姓的利益,如果是這樣,寧可慢發展或不發展 。

的確,在醫院運營發展過程中,龍巖市第一醫院秉持這個理念并始終貫穿于整個管理實踐中。以人民為中心,以為人民健康服務為根本出發點是醫院發展的基本方針,第一醫院倡導價值醫療,力推“兩好一少”(即讓患者以 最少的醫療費用支出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及最佳的就醫體驗)引導醫護人員規范診療行為,合理施治,盡可能避免醫療趨利行為。 在這一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龍巖市第一醫院實現了五年間門診人次費用、住院次均費用負增長或低速增長,遠低于同級醫院增長水平,有效減輕了患者負擔。

2014年

住院人均費用:11946.42元

門診人均費用:181.89元

2019年

住院人均費用:11792.79元

門診人均費用:247.81元

陳開紅

不拼規模拼內涵,我們醫院應該堅持走適度規模發展的路子,不與縣醫院搶病人,構建龍巖市區域范圍內和諧共生的醫療生態圈,作為區域醫療中心,應該要治縣級醫院治不了的病,做縣級醫院不能做、不敢做的手術,提高我們的診療質量,讓閩西老百姓少輾轉。

從這一段話中,我們聽出了 幾個關鍵點

適度規模發展:近些年,一些醫療機構紛紛采取擴大床位、擴張規模的方式,以便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搶占醫療市場份額,部分醫療機構跑馬圈地,以各種“聯盟”的形式將觸角伸向基層,一些“航母級”醫療機構應運而生,但陳開紅書記正視龍巖市人口基數不多、非省會城市、非沿海城市的現實,站在全市醫療資源的合理性配置方面考慮,沒有走規模擴張的路子,在他的理念里,國家已投入了市、縣、鄉各級醫療機構,如果市一院為了自身利益,盲目擴大規模,只著眼于與縣、區級醫院“爭食”,這樣可能造成一院大量收治區域內病人,造成兄弟醫療機構生存困難,繼而造成國有醫療資源的浪費。

強內涵,醫教研協同發展:“以醫療為根本、以教學為基礎,以科研為導向,以管理創新為動力”這個就是在市一院已經深入人心的“四位一體”發展戰略,在這一觀點提出的初期,有人質疑:“你一家地市級醫院,做好臨床就不錯了,搞什么科研?”,但是陳開紅書記不這么認為, “如果一個醫生光顧開刀、看門診,不去總結,不去思考,就變成了開刀匠”,“北歐一些國家人口基數很少,但仍能取得科研突破,而我們一家地市級醫院,病人數相當于人家的國家級醫療機構,我們的醫療設備也是非常先進的,我們具備了科研的條件。”為鼓勵科研,醫院在職稱聘任條件上層層施壓,要求“CSCDSCI論文,要求科研立項...... “ 有壓力,才有動力,讓我們的醫護人員少一些應酬,多一些時間和精力多看一些文章,多去總結”通過幾年的引導,龍巖市第一醫院從2012年SCI論文零的突破到2019年實現了SCI論文32篇、CSCD文章18篇,其中泌尿外科鐘德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醫學《柳葉刀》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影響因子高達59.1分的個案報道。重視科研,營造醫護人員終身學習的氛圍造就了學習型醫院文化,也促進了臨床診療的進步。

明確自身的功能定位:新一輪的醫改中,國家提出了“分級診療”、 提出了強基層,80-90%的病人要能夠在縣域基層得到有效診療的發展思路。而陳開紅書記早在2012年就提出 醫院自身的功能定位應以提高急、危重癥,疑難病癥的診治能力為主,要治縣級醫院治不了的病,做縣級醫院不敢做的手術,不與縣級醫院搶病人”的發展思路正是這種發展思路的引導,龍巖市第一醫院近年來堅定地以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綜合診療、消化道疾病、危急重癥為學科發展方向,充分發揮三甲醫院在區域內的技術引領作用,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收治病種結構及手術難度方面均有了較大提升,醫院綜合診療水平大幅提升,全院住院患者死亡率從2012年的0.62%下降到2018年0.38%。醫院在多次各種突發事件中成功搶救危重患者,綜合救治水平亦得到國家、省級專家的高度認可。

醫療質量是醫院發展永恒的核心:醫療安全、診療質量是醫院的永恒的核心,也事關百姓的切身利益。有部分老百姓由于病情復雜或出于對當地醫療水平的不信任,而選擇了轉診北、上、廣,輾轉奔波,個中的辛酸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陳書記看在眼里, “讓老百姓在我們當地就能夠解決,能夠治好病是關鍵,我們要提高診療質量,讓老百姓信得過,減少轉診奔波”,“用數據說話,醫療質量控制要精細化”,美國進修返院后,陳開紅黨委書記在全院推廣 MOVERS醫療質量改進,開展了 以“患者至上,三降兩升保安全”為總目標的醫療質量改進工作,加強死亡率、非計劃再次手術率、手術部位標記正確率、危急值制度完整執行率等主要指標的監測,同時提出了質控工作要精細到具體病種治愈率、生存年限、住院天數、治療費用等指標的橫縱向比較要求,要求針對性地持續性改進。同時,在醫療過程中,更是強調要以 “患者安全為目標,打造患者安全生態圈”,要求構建新型患者風險防控及診療體系,提升醫療品質,如針對大型手術、長期臥床、制動等高風險病人進行早期干預,降低深靜脈血栓發生和肺栓塞致死率;關注患者疼痛等感受,推廣加速康復外科;打破以治療手段分科診療的舊機制,建立以病種為單位“一站式”多學科診療模式,推進 MDT診療模式。

陳開紅

管理人員不要坐在辦公室里,要多到一線去,不要想著自已方便,為了患者不麻煩,要不斷給自己找麻煩,要讓醫護人員多跑路,信息多跑道 ,讓患者少跑路。

改善醫療服務不是一句口號,龍巖市第一醫院管理者真真正正沉下心來,梳理了院內的診療流程,他們提出“最多跑一次”,這是陳開紅書記對管理干部常說的一句話。市第一醫院直面就醫過程中的痛點、難點,進行流程變革,在普及門診精準預約、充分利用自助服務的基礎上在省內率先實現了微信、支付寶付費,診間結算和醫技檢查統一預約,這些點點滴滴的變化徹底顛覆了老百姓對醫院“排隊3小時,看病3分鐘”的印象,如今老百姓們在家里動動手指頭便可在市第一醫院微信進行門診預約,并且預約時間精準到了分鐘在醫生開單完即可完成檢查預約及付費,直接可檢查、取藥,排長隊成為了“老皇歷”。

今年醫院提出“暖心服務,讓服務更有溫度”的主題活動,重點關注病人感受,引導醫護人員改善服務態度, “讓術后患者減少疼痛”、讓“產婦減少疼痛”這些理念的推行,顛覆了以往“手術哪有不痛的,生孩子哪有不痛的”傳統觀念,也開啟了醫院向人文服務邁進的新步子。客觀地說,通過幾年的改進,龍巖市第一醫院的診療環境、診療秩序、服務態度均有了質的飛躍,在獲得百姓認可的同時也獲得各級行政部門的肯定,先后榮獲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優質示范醫院、省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

從書記的“嘮叨”中,我們也看到龍巖市第一醫院這一路走來所獲的榮譽及成績絕非偶然,這是一個醫院管理者多年在醫院管理實踐中孜孜不倦的探索過程,這是全院廣大醫務工作者齊心協力、努力奮斗的結果,這是龍巖市第一醫院全體員工在醫院發展的大浪博擊的歷程,我們真心的希望龍巖市第一醫院越走越好!

來源: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龍巖第一醫院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