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別害怕,可以糾正!
正常的胎位應該是寶寶的脊椎位與媽媽的脊椎位平行狀態,且寶寶的頭位朝下位于骨盆處,利于生產,脊椎略彎曲,四肢交叉于胸腹,整個胎兒成橢圓形。不同于此的胎位可稱為胎位不正。
不正常的胎位類型
一、單臀位(單純的只有屁股先出)
沈陽九州家圓醫院的專家表示:嬰兒的身體在臀部折成兩半似的,雙腳舉到頭頂上。生產時,由臀部先出來,這種生產方式是臀產中最安全的,因為只要子宮口開的夠大,足夠讓臀部出來,那么就不必擔心頭部出不來了。
二、復臀位(屁股與腳一起先出來)
嬰兒有如呈盤腿坐的狀態,屁股和單腳一起先出來。雖然這也屬于安全的生產方式,但有時只有一腳先出來,就是下面介紹的不全足位。
三、全足位(兩腳先出)
這種生產方式比起前者,臍帶更容易脫出,加速嬰兒血液循環的惡化,是胎位不正之中最難生產的類型。
四、不全足位(只有一腳先出)
這種形態與前兩種狀態不同的是,容易提早破水,也因此臍帶有時會從子宮口脫出。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子宮壁與嬰兒之間的臍帶受壓迫,將危及胎兒的生命。而且,這種生產方式即使屁股已先出,但子宮口無法全開,致使嬰兒頭夾在子宮口不易出來,即可能造成難產。
胎位不正糾正方法
膝胸臥位糾正
即孕媽媽排空大小便后,衣著寬松,雙腿分開與肩部同寬伏跪在床上,使大腿與地面垂直。雙手平貼在床上胸部盡量貼床面,臉部偏向一側。保持這個動作15分鐘為一次,每日2次,連做一周。
側臥位糾正
孕媽媽在睡覺時,將身體側向胎兒肢體的一邊。如果平時就側臥睡眠出現胎位不正,可換一個方向。媽媽過30周后的孕檢要關注寶寶位置有沒有調整,在側臥位的基礎上可以適當上下樓梯。
仰臥糾正
孕媽躺在床上,屈膝,腳掌踩地撐起身體,在腹部、臀部下方墊上約35厘米厚的墊子支撐。每日2次,每次10分鐘。空腹排光大小便,穿著舒適即可。
艾灸法糾正
艾灸足部至陰穴,用過熱灸的方式刺激寶寶活動。但艾灸法要在中醫的幫助下進行,切不可自己嘗試。
醫生做倒轉術
在必要的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孕婦做倒轉術,當然這個方法是由專業的醫務人員來操作的。根據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進行調整。
- 標簽:kipling官網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