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是O型血,老公是A型血,擔心溶血癥怎么辦呢?
媽媽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寶寶出生后有可能會發生溶血,也就是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寶寶會出現黃疸、貧血等等。大概有0.4%的概率會出現新生兒溶血病。那么,新生兒溶血可以預防嗎?出現了應該怎么治療,接下來談談。
媽媽O型血,爸爸A型血,寶寶為什么會溶血?
人有4種血型,即A、B、AB、O型血,稱為ABO血型,這是根據紅細胞膜上的抗原來進行分類的。紅細胞膜上只有A抗原就是A型血,只有B抗原是B型血,同時有A抗原和B抗原就是AB型血,如果紅細胞膜上既沒有A抗原、也沒有B抗原,那就是O型血。
自然界里有很多的食物、細菌中也有類似的抗原,會刺激我們不具備的抗原產生A抗體或/和B抗體。比如說O型血的媽媽,她的血液里就會有A抗體和B抗體,這些抗體可能會通過胎盤。
爸爸是A型血的話,根據遺傳學定律,寶寶有可能會是A型血或O型血。如果寶寶是A型血,媽媽的抗體會進入胎兒體內,寶寶出生后有可能會發生ABO溶血。
寶寶溶血,可能會有什么癥狀?可以預防嗎?
如果寶寶發生新生兒溶血了,出生的時候通常是沒有癥狀的,沒有或僅有輕微的貧血。一般會在出生后的24小時內出現高膽紅素血癥,也就是"黃疸"。
溶血的機理是進入寶寶體內的A抗體與寶寶紅細胞上的A抗原結合,導致紅細胞破壞,也就是發生溶血。紅細胞溶解破壞后,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分解產生膽紅素,稱為"游離膽紅素"。
溶血時,膽紅素產生的速度快,量大,超過了肝臟的代謝能力,就會引發皮膚、鞏膜發黃,成為肉眼可見的"黃疸"。
預防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措施:
- 加強喂奶,多吃多排,增加膽紅素從腸道排泄
- 定期監測黃疸指數,早發現、早治療
新生兒ABO溶血,怎么治療?
新生兒ABO溶血后導致皮膚、鞏膜黃染的疾病,稱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治療上主要采取光療,少數嚴重的寶寶需要換血療法。
1、光療
光療在醫院一般是住院治療的,寶寶在新生兒科,醫生會將寶寶放在一個透明的保溫箱里,采取藍光、藍綠色光的光影照射,可以促進膽紅素的轉化和排泄,以此來降黃疸。
在照光期間,還要關注寶寶的體溫、水分蒸發情況,照射的時間,以及密切監測寶寶的膽紅素升降情況。如果膽紅素上升太快太高,有穿過血腦屏障發生膽紅素腦病的風險,這時候還有一個二線的治療方案,就是換血。
2、換血療法
換血療法并非"放血",但它也是一種有創傷的操作,是挽救寶寶生命的緊急治療方法,可以迅速降低膽紅素水平。對于光療失敗,或者有發生膽紅素腦病跡象的時候,可以采用換血療法。
通俗點說,這種方法就是將寶寶的血液通過體外機器循環,進行血液置換,將血液中的膽紅素結合掉,從而降低膽紅素的毒性。
雖然沒有特殊的藥物和儀器可以讓新生兒ABO溶血不要發生,但是寶寶出生后多吃奶、多排便,可以促進膽紅素排泄,這是減少溶血對寶寶影響的一個很好的預防措施。還要觀察寶寶黃疸變化,如果是皮膚、鞏膜發黃,寶寶精神不好,不吃奶,一定要請醫生看一看。
- 標簽:慰安婦視頻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