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0分鐘就有一個“唐氏兒”出生,醫生:這兩種孕媽容易中招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平安的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孩子沒有出生以前,準爸媽的內心都是比較忐忑的,特別是在孕檢的時候,父 母都生怕孩子的發育會出現異常。
何女士和自己的丈夫結婚后生下一個女兒, 但婆婆一直想要抱孫子,所以她很積極的備孕,但始終沒有"好消息", 在45歲的時候,何女士才終于懷上了二胎。
因為是高齡產婦,所以孕期何女士都十分小心, 在知道胎兒是個男寶寶后,婆婆非常緊張,什么都不讓她干,所以平時沒什么事情的話, 何女士基本上都是在床上躺著的。
而懷孕18周的時候,醫生建議何女士做一下唐氏篩查,但因為何女士的年齡比較大, 所以接受羊膜穿刺會增加了流產的可能性,所以婆婆得知后就堅決反對,而何女士覺得自己和丈夫的身體都比較健康, 所以也就忽略了這項檢查。
然而孩子出生之后, 卻被診斷為"唐氏兒",這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了巨大的悲傷中,而何女士沒想到自己當初的僥幸心理, 卻害了整個家庭和孩子,所以她后悔不已,但卻于事無補。
唐氏綜合征的發生率極高
"唐氏兒"是指發育速度緩慢,而且面容異常,表現為眼距寬、耳低位, 而且這類孩子伴隨著嚴重的智商障礙,所以生下一個"唐氏兒",對于一個家庭的影響和打擊是非常大的。
而距有關數據顯示, 我國每20分鐘就有一個唐氏兒寶寶降生,而每一年出生的"唐氏兒"數量高達80-120萬,這也說明我國唐氏綜合癥的發生率是非常高的,而有醫生表示, 有兩種孕媽是非常容易生下"唐氏兒"。
1、高齡產婦
現代醫學的相關數據顯示, 嬰兒患有唐氏綜合癥的幾率與媽媽預產期的年齡有關。預產期在20歲的孕媽懷上唐氏兒的幾率為1/1500,然而40歲的孕媽懷上唐氏兒的幾率就為1%,而寶媽的預產期年齡是45歲, 那么唐氏綜合癥發生的概率就高達1/25,京協和醫院的兒科主任鮑秀蘭醫師表示,年齡超過35歲的準媽媽懷上唐氏兒的概率 會比25歲的準媽媽高出100倍。
2、有唐氏孕史
鮑秀蘭醫師還曾經發文表示, 曾經孕育過唐氏兒的準媽媽,再次孕育唐氏兒的概率會比普通的準媽媽要高10倍。也就是說,如果準媽媽有唐氏孕史, 那么就是唐氏綜合癥的高危人群。
降低"唐氏兒"出生概率
1、定時的產檢
目前預防唐氏兒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做好孕期的產檢,每個階段的產檢都能夠觀察胎兒的發育情況,所以準媽媽在孕期一定要定時的到醫院進行產檢, 一旦有異常才能夠及早采取措施進行干預。
2、孕前做好咨詢和檢查
因為"唐氏兒"的出現和基因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在備孕之前, 準爸媽要提前到醫院進行全方位的檢查,特別是攜帶有此類基因的準爸媽,及時的咨詢專業醫生的建議,如果檢查結果顯示風險較高 ,最好是不要冒險孕育孩子。
孩子的健康也影響著整一個家庭,所以在孩子的問題上,父母千萬不能夠掉以輕心, 只有確保自己的身體適合孕育,才能夠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同時,在孕期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 確保胎兒健康發育。
- 標簽:qq農場打開慢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