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輩子仗,沒有遇到過這么厲害的部隊”
70年前的那個沉沉黑夜,當李宏垠與戰友跨過鴨綠江的時候,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誓死保衛新生的共和國。
“雖然知道美國武器厲害,但并不害怕,我們是為國而戰,敢于舍得性命。美國兵大老遠跑來打一場不義之戰,自然不會拼命。再說,我們年輕,不信邪!”
入朝作戰前,李宏垠拍了一張照片。那一年,他22歲,是志愿軍第39軍117師作戰科科長。
李宏垠入朝作戰前照片和現在照片。
這是一支青春戰陣。李宏垠所在師師長張竭誠33歲,39軍另外兩個師的師長王良太和汪洋分別為33歲和30歲。
率先入朝的志愿軍4個軍的軍長:第38軍軍長梁興初和第39軍軍長吳信泉均為38歲,第40軍軍長溫玉成和第42軍軍長吳瑞林為35歲。
戰將當年多年輕:美國老兵驚嘆,打了一輩子仗,沒遇到過這么厲害的部隊
美國人顯然未把年輕的中國軍隊放在眼里。
1950年10月25日,志愿軍首戰兩水洞,打響出國作戰第一戰,不到兩個小時殲滅南朝鮮軍1個營和1個炮兵中隊。
聽到前方遭遇中國軍隊,美騎兵第一師第八團團長帕爾莫不以為然:“中國人嗎?他們也會打仗?”
帕爾莫沒有想到,6天之后,同樣的厄運就落在了騎一師頭上。騎一師,第一批入侵朝鮮的美軍主力,美國的“開國元勛師”,成為機械化部隊后仍然保留著“騎一師”的名頭。云山之戰,騎一師損兵1800多人,帕爾莫的第八團第三營被志愿軍全殲。
中國人民志愿軍向云山開進。圖片來源:人民網
第一次出國作戰就與美軍老牌勁旅交手,李宏垠至今對當年的戰斗場景記憶猶新,“美軍就是火力猛,別的也沒什么了不起。都是些老兵油子,一看打不贏就跑!”
從兩水洞到云山城,11天的第一次戰役,志愿軍殲敵1.5萬。
盡管年輕的中國軍隊首次亮相異國戰場,就讓世界大吃一驚,卻似乎沒有影響到“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自信。
此時的“聯合國軍”,僅是地面部隊就達22萬之眾。美軍投入朝鮮戰場的作戰飛機有1100多架,還有虎視眈眈盯著朝鮮半島的3個航母戰斗群。
倚仗強大的實力,麥克阿瑟以東西兩大集團“鉗型攻勢”向北推進,企圖趕在鴨綠江冰封之前搶占朝鮮全境。東西兩線的指揮官:一個是擔任過麥克阿瑟參謀長的美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少將;一個是綽號“斗牛犬”的美軍二戰名將、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
11月24日,“聯合國軍”先頭部隊剛剛突進到鴨綠江畔的惠山小鎮,麥克阿瑟的“巴丹號”座機就飛到他們頭頂助威來了。此前一天,是美國的“感恩節”,由16國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享受到了一頓美國火雞大餐。
麥克阿瑟面對眾多記者夸下海口:“我已經向小伙子們的家人打了包票,圣誕節讓他們回家過節!”他還狂妄宣稱:鴨綠江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礙,中國人也并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
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有著狂妄的資本。1919年6月,人民軍隊誕生前8年,39歲的麥克阿瑟已是西點軍校校長。兩個月前幾乎置朝鮮人民軍于死地的仁川登陸,更是把這位美國五星上將推上了軍事生涯的巔峰。
然而,麥克阿瑟輕視了所面對的對手,忽視了這是一支敢于壓倒一切敵人而絕不向敵人屈服的軍隊,忽視了這是一支從誕生之日起就一路披荊斬棘、在嚴酷環境中逆勢成長壯大的軍隊,雖然沒有飛機、缺少大炮,但從不缺少以弱勝強的戰爭經歷。毛澤東為志愿軍選配的指揮班子,都與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一樣,是從長征路上拼殺出來的赫赫戰將。
11月25日黃昏,志愿軍的西線反攻在漫天飛雪中開始。那是戰爭史上少有的一次內外雙重迂回作戰。志愿軍副司令員韓先楚面對的是年長他兩輪的美軍“進攻專家”沃克。兩支戰功卓著的部隊
- 標簽:美女明星人體藝術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