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母嬰營養飲食

全球疾病負擔報告2019出爐:血壓升高是全球人口死亡首要因素,吸煙是國人“第一殺手”!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11-04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標題:全球疾病負擔報告2019出爐:血壓升高是全球人口死亡首要因素,吸煙是國人“第一殺手”!

全球疾病負擔報告2019出爐

吸煙是國人“第一殺手”

血壓升高是全球死亡首要因素

燕聲

日前,《柳葉刀》雜志發布了全球疾病負擔2019最新報告。報告指出,自1990年以來,由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所致疾病負擔比例明顯上升。從1990年占全部負擔的21%,提高到2019年占全部負擔的34%。報告還顯示,血壓升高是全球死亡頭號罪魁,吸煙是中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全球罪魁

血壓升高是死亡首要危險因素

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分析了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28萬個來源的數據,對286個死亡原因、369種疾病與傷害,以及87種風險因素進行了評估。這項研究由全球1100所大學、研究中心以及政府部門中5647名合作者聯合完成。

報告顯示,2019年,歸因于全球死亡的首要危險因素是收縮壓升高,導致1080萬人死亡,煙草則導致871萬人死亡。吸煙也是導致男性死亡的首要危險因素。報告還顯示,不同年齡和地區人群危險因素所致疾病負擔有所差異,比如0~9歲均與營養不良相關,10~24歲為缺鐵,25~49歲為飲酒,50~74歲及≥75歲以上為收縮壓升高。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2017年,中國有254萬人死于高收縮壓,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病。如果治療所有高血壓患者,每年將減少80.3萬例心血管病事件,獲得120萬健康生命年。

高血壓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顯著增加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終末期腎病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積極預防和控制高血壓是遏制我國心腦血管病流行的核心策略,而個人是高血壓防控的主力軍。

那么,如何判斷和知曉自己的血壓是否健康呢?《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給出了指導:超重或肥胖、高鹽飲食、吸煙、長期飲酒、長期精神緊張、體力活動不足者等是高血壓的高危人群。成人應注意關注血壓變化,血壓正常者至少每年測量1次血壓,高危人群應經常測量血壓。建議血壓為正常高值者(120~139毫米汞柱/80~89毫米汞柱)及早注意控制以上危險因素。

而對于已經確診高血壓的患者,《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指出,應立即啟動并長期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干預:減少食鹽和脂肪攝入量,適量運動,減輕體重,戒煙限酒,保持心態平和,心情愉悅,積極控制血壓。合理健康飲食和降壓藥并駕齊驅才能維持血壓穩定。

中國殺手

吸煙居我國五大死亡風險因素之首

報告顯示,自1990年以來,中國人群的預期壽命從68.1歲增加到2019年的77.6歲,增加了近10歲。過去30年中,致使中國健康損失增加的最大的疾病是冠心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肺癌、糖尿病以及年齡相關疾病等。高血壓、不健康飲食和空氣污染各占2019年中國疾病負擔的10%~15%。2019年,國人五大死亡風險因素分別是吸煙(約270萬人死亡)、高血壓(260萬人死亡)、不健康飲食(202萬人死亡)、空氣污染(185萬人死亡)和高血糖(107萬人死亡)。吸煙成為中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中國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報告2019》顯示,從2010~2018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呈下降趨勢,其中男性從52.9%降至50.5%,女性則始終處于低位。2018年,我國15歲及以上吸煙人群戒煙率為20.1%,高于2015年的18.7%,低年齡組(15~24歲)人群戒煙率卻相對較低。這提示需注重對青少年的控煙。

煙草煙霧中有多種已知的致癌物,幾乎會對人體的各個臟器造成損害。毫不夸張地說,煙草對健康的危害,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3名吸煙者中就有1人死于吸煙相關疾病,吸煙者的平均壽命比非吸煙者縮短10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潤霖教授提示,煙草使用、合理膳食、身體活動等因素,應作為國人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影響因素給予重點關注。

防控重點

“四高”流行形勢嚴峻

報告還指出,體重增加(高體重指數)、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膽固醇占2019年全球健康總損失的近20%,比1990年(10.4%)高出50%,還造成了全球范圍內的大量死亡。

在2019年,高血壓造成五分之一的死亡,高血糖、體重增加以及高膽固醇導致的死亡人數分別為650萬、500萬人和440萬。

數據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標化患病率為10.9%,糖尿病前期檢出率是35.7%。按照中國大陸約有10.9億的成年人計算,有3.9億成年人是糖尿病前期。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30年長期隨訪發現,與對照組相比,生活方式干預使糖耐量異常患者的糖尿病發病中位數推遲3.96年,平均預期壽命增加1.44歲。研究顯示,通過血糖監測、合理用藥、健康飲食、運動健身,可減低糖尿病的發生概率。

保持健康體重非常重要。2012~2015年中國成年居民腹型肥胖檢出率為29.1%。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呈明顯增加趨勢,2014年中國7~18歲學生的超重及肥胖總檢查率為19.4%。2017年全國歸因于高體重指數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數為59.0萬。而控制體重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到“管住嘴,邁開腿”,飲食應注意合理的營養搭配,另外還需要持之以恒的運動。

另外,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明顯升高,而且血脂異常主要類型正在向高膽固醇血癥發展。兒童血脂異常的流行也讓人擔心。2012年在全國1.6萬余6~17歲兒童青少年中進行的研究顯示,血脂異常總檢出率達28.5%。含糖飲料每周≥1次、靜坐時間>10小時/天、超重和肥胖是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的主要危險因素。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