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醫24流派】泉州王氏中醫痔科流派: 三百年中醫薪火相傳懸壺閩南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護佑著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也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福建地處東南,憑山負海,中藥材資源豐富,千年以降,歷代醫家艱苦探索,承先啟后,推陳出新,交匯包容,發展成獨具特色的閩醫學派。
為了更好地宣傳閩醫學派的精華,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管理處和省衛生與計劃生育研究宣傳教育中心組織,在《福建衛生報》開設了“閩醫24流派”專欄,對24個閩醫學術流派進行了系列報道。
現將這些報道再次刊載,讓更多讀者分享閩醫學派故事,感受閩醫學派智慧的律動,發揮閩醫學派的獨特優勢作用,讓更多人“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推動我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更好保障廣大群眾健康。
本期帶來的是
閩醫 24 流派之一
泉州王氏中醫痔科流派
“大姓謝九連,小姓王雨前。”這是三百年前,在莆田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
王鴻珠先生(左二)用自制的模型為徒弟講解中醫特色療法
守正創新 祖傳秘方賽霉安享譽五洲
王堅的祖父王鴻珠生于1914 年 。年輕時,他帶著祖傳的中醫外科特別是治療痔瘡技術,從老家湄洲島出發,一路訪名師治病人,機緣巧合下,他定居泉州西街,開辦“圣潔醫所”并開館授徒,秉承慈悲、濟世的心,對窮人分文不取。
王鴻珠年輕時候的穿著十分前衛(右一)
王鴻珠先生的中醫師資格證(一九五一年福建省衛生廳頒發)
王堅和賽霉安散
輕創護肛 重視微創保護肛門功能
肛管有著獨特的解剖結構,對日常的排泄功能起著精細制約的作用,任何一個結構如被破壞得過多,都會引起其 功能的損傷,甚至破壞肛周形態結構。
王堅正在臨床授課
“王氏痔科”創造的“輕創護肛”法與現代醫學的微創理論是高度吻合的。
“
他們將 “微創”理念貫穿于治療的整個過程,當然這里“微創”不是 大眾眼中的痔上黏膜吻合術,而是指在 術中精確掌握肛管解剖結構的前提下,以減輕患者痛苦為目的,縮小患者傷口,減少對肛管解剖的破壞,減少傷口水腫、出血等幾率,促進患者傷口愈合。
暖心工程 痔瘡患者邊聽歌邊手術
“聽到音樂的那一刻,緊張的情緒舒緩很多。”今年40多歲的劉先生前不久剛在醫院做完肛瘺手術,談到手術的過程,他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
作為福建省重點?啤⑷菔兄攸c專科,2016 年,科室率先在省內實行 “圍手術期暖心工程”。
這一創新舉措的推行者正是王堅:
此舉不僅大大縮短了手術病程,還緩解了病人在手術室里的恐懼感,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
王堅和他的團隊
2017年科室被泉州市衛計委授予 “醫療服務暖心推薦品牌”。
科室團隊還先后獲得了省級、市級 “青年文明號”的稱號。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王氏中醫痔科流派的展示館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無論是老舊的醫書,抑或磨藥的小碗和錘子,只要爺爺乃至祖輩留下的資料,王堅都視若珍寶。
13【閩醫24流派】閩醫蕭氏皮膚科學術流派:打造“面子工程”,搭建省級中醫皮膚科學術流派
14【閩醫24流派】福建杜建老年病學術流派:在兼收并蓄中自成獨特體系
15【閩醫24流派】福州陳氏中醫外科學術流派:丹藥外用有奇效 內外兼治重氣血
16【閩醫24流派】福州桂枝里陳氏兒科:懸壺八代 歷久不衰
來源:委中醫處、福建衛生報
- 標簽:SQL Error: select * from ciku2.***_ecms_news where classid=32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