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注意這3點,輕松鎖住菜肴里的鈣!
3招鎖住菜肴里的鈣
中國注冊營養師 李園園
在很多人看來,只要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就能補足鈣。其實,我們最終能從食物中攝取多少鈣還與烹調方法密切相關。
烹調前焯水或浸泡
食物中有一些“壞”分子,會阻礙鈣的吸收利用。某些澀味明顯的蔬菜如菠菜、莧菜和竹筍等,草酸含量高,與鈣形成草酸鈣從而影響鈣的吸收。研究數據顯示,菠菜在沸水中焯1分鐘后撈出,可除去70%左右的草酸。
此外,谷物和豆類中的植酸會在腸道中形成植酸鈣,進而降低鈣的吸收利用率。這類食物提前浸泡4~12小時,不僅能節省烹調時間,還有助激活植酸酶,促進植酸降解,讓鈣釋放。
用醋幫助鈣溶出
食物中的鈣大都以復合形式存在,吃后需要變成可溶性的離子狀態才能被吸收利用。烹調時加些醋,能促進食物中的不溶性鈣變成離子狀態。很多綠葉菜如胡蘿卜纓、芥菜、小油菜、小白菜、空心菜和小茴香等鈣含量較高,炒時加些醋有利于鈣的溶出。但加太多會導致綠葉菜變黃,影響色澤。再比如武昌魚、鱸魚、鳳尾魚、鯛魚、鰈魚、帶魚、海蝦、河蝦、扇貝和牡蠣等,烹調時放些醋不僅能去腥,也有利于促進鈣溶出和吸收。
食材搭配“親賢遠佞”
在營養圈,鈣有幾位益友,比如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C、鉀、鎂等都能促進鈣的吸收利用。豆腐燉魚就是一個絕配。魚肉中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豆腐中鈣的吸收。如果里面再放些干香菇更是錦上添花,因為干香菇不僅鮮味物質豐富,而且含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
研究發現,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鈣的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所以含鈣量高的食材需要低鹽烹飪。油脂是把雙刃劍,適量的油脂可延長鈣與黏膜接觸時間,有利于鈣的吸收;但如果油脂太多,未被消化的脂肪酸會與鈣結合成鈣皂,影響鈣的吸收。一般一道菜放1~2瓷勺烹調油即可。
相關鏈接
菠菜焯水1分鐘最合適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 于康
菠菜富含鉀、鎂、鈣、維生素K、維生素B2、葉酸,還有含量比胡蘿卜還高的胡蘿卜素,以及含量比檸檬和橙子還高的維生素C。不過,菠菜不能生吃,因為它含有草酸,生吃太澀,而且影響鈣的吸收。
但這樣一來就出現了矛盾:去除草酸最好的辦法是焯水,但維生素C怕高溫,而且溶于水。所以,焯水的時間把握好是個關鍵。時間太短,草酸去除不徹底;時間太長,維生素C損失太多。1分鐘的時間,可以把草酸去除60%~70%,而維生素C也僅丟失10%左右。所以1分鐘是個比較合理的時間。
最后給大家推薦一款菠菜美食
- 標簽:王福生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