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中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因,這些檢查不能忽視!
冠心病“聯手”糖尿病更危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醫師
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 包柄楠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心臟病。與血糖正常的人群相比,糖尿病使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死亡發生風險在男性中增加2倍,女性增加3倍。根據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得知,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中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因。
近些年來,糖尿病治療的理念在不斷更新,治療的最終目標從單純控制好血糖轉變為減少心血管事件。因此,我們需要積極控制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減少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的風險。
冠心病是最常見的糖心病之一
糖尿病性心臟病,簡稱“糖心病”,主要是指糖尿病引起的心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等。其中,冠心病是最常見的糖心病之一。
冠心病由于其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被稱作是“人類的第一殺手”。心臟像一個24小時不停工作的發動機,當供給心臟營養物質的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粥樣硬化的時候,會導致冠狀動脈狹窄甚至閉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和心功能下降。
那么,哪些人容易患冠心病呢?目前已知的危險因素有:年齡和性別(45歲以上的男性,55歲以上或者絕經后的女性)、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肥胖等。心絞痛的典型癥狀是陣發性、壓榨性的胸骨后疼痛,可向肩背部及左上肢放射,多于勞累后、飽餐后、寒冷時發作,可持續3~5分鐘。
那么,如何診斷冠心病呢?一般通過病人的臨床表現、危險因素以及心電圖、負荷試驗、冠狀動脈CT、心肌酶譜等檢查幫助診斷,目前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容易被忽視
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往往病情比普通心臟病更加嚴重,因為給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常常是彌漫的,不只局限在某一根或某一段血管,而是累及心臟的多支、多段血管,造成治療難度大大增加。而且最為特殊的是即使發生心肌梗死,也可能沒有疼痛的感覺,只表現為胸悶氣短、出冷汗及胸骨后燒灼感等,所以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誤以為是其他疾病,錯過寶貴的搶救機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糖尿病也常常累及心肌細胞。長期的血糖升高會引起心肌細胞發生彌漫性小血管病變。我們常常看到糖尿病患者中發生心功能不全、心臟擴大和心律失常的比例明顯高于血糖正常的人群。
另外,糖尿病還會引起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夜間交感神經可以出現超常興奮,導致心率和血壓的調節機制發生紊亂,表現為心率增快和血壓升高,這也是糖心病致死者多見于夜間的原因。總的來說,糖心病是很可怕的一個疾病。
預防糖心病要及早發現危險因素
糖心病對身體的危害是不可逆的,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我們必須以終為始,防患于未然,做好糖心病的預防工作。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僅僅控制血糖是遠遠不夠的,及早發現糖心病的危險因素,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檢測體重、腰圍、血糖、血壓、血脂等各項指標。
目前,國內外的權威指南均建議采取綜合性管理措施,在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等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進行降糖、降壓、調脂、減重、抗血小板等治療,這樣才能達到預防糖心病發生的最佳效果。
相關知識
如何預防糖心病?
1
飲食與運動控制
建議飲食均衡,滿足對各種營養的需求。同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運動前做必要評估,特別是心肺功能和運動功能。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若無禁忌,每周最好2~3次抗阻運動。
2
血糖管理
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夠降低糖心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但是不能片面追求血糖達標,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可能抵消長期控制血糖帶來的成果,導致血管收縮、心臟缺氧、心律失常,誘發急性心梗,甚至死亡。因此,不能“矯枉過正”,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設定適合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標。
3
血脂、血壓管理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高之外,70%左右還同時合并高血壓和高脂血癥,成為“三高”人群。合并的危險因素越多,發生糖心病的風險就越高。反之,干預這些心血管危險因素能使糖心病風險下降達50%。所以,規律服藥、控制好血壓和血脂格外重要。
4
體重管理
減重能夠降低糖心病的風險。嚴格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是最為安全有效的減重方法。如何判斷減重效果是否得當呢?建議超重或肥胖者3~6個月減輕體重5%~10%,消瘦者達到并維持理想體重。
5
抗血小板治療
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高凝狀態,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能夠顯著降低糖心病發生風險。如果阿司匹林不敏感或有用藥禁忌證,可以換用氯吡格雷等其他抗血小板藥物。
糖心病推薦使用新型降糖藥
糖心病危害嚴重,如何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呢?2019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和歐洲糖尿病學會聯合制定并發布第三版《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指南》,對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分層做出了新定義,利于早期篩選出糖心病危險人群,選擇有心血管獲益的降糖藥物。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等級分為:心血管極高風險:糖尿病患者伴有既往確診冠心病,或伴其他靶器官損傷(蛋白尿、腎功能受損、左心室肥厚、視網膜病變),或伴三個或更多主要危險因素(年齡、高血壓、血脂異常、吸煙、肥胖),或伴早發長病程的1型糖尿病(>20年);心血管高風險:糖尿病病程>10年,沒有靶器官損害,伴有其他任何額外危險因素;心血管中等風險:年輕患者(1型糖尿病<35歲或2型糖尿病<50歲)、糖尿病病程<10年、無其他危險因素等。
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冠心病或是心血管高危/極高危患者,推薦新型降糖藥物GLP-1RA或SGLT2i作為單藥治療的首選用藥。
GLP-1RA通過抑制炎癥、抑制氧化應激、改善內皮功能等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減少糖心病發生和死亡。這類藥物包括利拉魯肽、杜拉糖肽和利司那肽等。
SGLT-2i通過利尿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進一步減少心衰入院和心血管死亡風險。這類藥物包括恩格列凈、卡格列凈和達格列凈等。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標簽:黑豹延時噴劑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