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補鈣,當心增加腸癌風險!
盲目補鈣增加腸癌風險
燕聲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科學家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補鈣(或聯合補充維生素D)可能導致中老年人結直腸癌癌前息肉的風險顯著增加。
補鈣讓腸癌癌前息肉風險升高
這項研究共納入2058名受試者,年齡在45~75歲,所有受試者在研究開始前4個月,均在結腸鏡下切除至少一個腺瘤性息肉,并已安排后續結腸鏡隨訪。研究將所有受試者隨機分為4個治療組:單獨補充鈣劑組、單獨補充維生素D組、同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組、不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組。補鈣劑量為1200毫克/天,補維生素D劑量為1000IU/天。
上述的鈣劑和(或)維生素D在治療后3~5年終止,然后做結腸鏡的檢查。隨后進入觀察期,即研究以觀察、隨訪為主,在這期間不再給予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觀察至少3年,之后再次進行結腸鏡檢查。接著科學家們對治療期和觀察期采集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以評估補充鈣劑或維生素D對結直腸鋸齒狀息肉(尤其是無蒂鋸齒狀息肉)發生風險的影響。這種息肉正是結直腸癌癌前病變的一種。
結果顯示,在觀察期,單獨補充鈣劑導致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發生風險增加1.65倍,而聯合補充維生素D組的風險增加2.81倍,單獨補充維生素D組該風險無明顯增加。從其他亞型(齒狀息肉、增生性息肉)的結果來看,無論是單獨補鈣、單獨補充維生素D,還是補鈣+補維生素D,均未見明顯影響。
健康人群補鈣也需遵醫囑進行
研究發現,補充鈣劑或聯合補充維生素D可增加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發生的風險,但是這一作用屬于遲發效應,在開始補鈣或維生素D后6~10年才出現。
那么,我們如果缺鈣了還能補鈣嗎?這項研究針對的是既往患有結直腸腺瘤的人群,因此其研究結果并不能推廣至健康人群,所以正在長期補鈣和(或)維生素D的健康人群不必過于擔心。但前提是一定要遵循臨床醫師的指導。
臺州市中心醫院骨科主任滕曉說,不少人都把骨質疏松等同于缺鈣,覺得骨質疏松了就要補鈣,并且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所以就拼命補鈣。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即便是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鈣的量只要達到800毫克也就足夠了。過量補鈣不但不會強壯骨骼,反而會引起并發癥,危害人體健康。另外,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補鈣劑量和方法,切不可自行盲目補鈣。
腸道息肉患者可根據自身狀況合理補鈣
那么,對于同這項研究受試者一樣患有結直腸腺瘤的人而言,就不建議補鈣和(或)維生素D了嗎?也未必如此。這項研究中所使用的鈣劑量,要高于通常服用的復合維生素類制劑中的鈣含量。所以,對于患有結直腸腺瘤的人群,要綜合考慮個體具體情況,權衡利弊來決定是否繼續補鈣和(或維生素D)。
息肉如果在結腸內長期受到各種刺激,非常容易發生癌變。其早期典型癥狀是腹瀉,也有的人會出現腹痛、貧血、體重減輕和排泄障礙等,如果仍未治療還可能出現膿血便。因此,腸道息肉患者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進展。吸煙、過量飲酒都會增加結腸息肉和結腸癌的風險。女性每天飲酒不應超過150毫升葡萄酒,或者360毫升啤酒,或40毫升白酒,而男性則不應超過女性的兩倍。如果有結腸癌家族史,尤其應該減少吸煙和飲酒來降低發病風險。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標簽:杰克遜個人資料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