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積極的情緒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積極人生,心臟獲益
大量研究表明,人的精神會影響身體,在壓力日漸增加的現代社會,可引發心血管疾病等。那么,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即人生自我價值的追求,這種心理狀況對心血管疾病會有什么影響?
近期,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系研究小組發表在《高血壓》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發現,人生積極向上的情緒和健康的心理追求,有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研究小組利用一項針對英國倫敦市中心公務員的長期大規模縱向研究數據,以其中既往無心腦血管疾病的4754人(平均年齡65.3歲,男性3466人,女性1288人)為對象,調查研究了最初和5年后積極情緒及心理追求與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之間的關系。
積極情緒和心理追求,以自我約束、自我做主、自我實現三種心理狀況作為評價標準,動脈粥樣硬化以主動脈脈搏波速度作為評價標準。結果表明,與積極情緒和心理追求水平低的男性相比,積極情緒和心理追求水平高的男性,主動脈脈搏波速度平均值低,5年中及之后一直維持。說明有積極追求,抑制了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并能夠保持延續。
研究人員認為,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在內的循環系統疾病不僅是人類主要死因,也是導致臥床不起的主要原因,醫療費用占比排首位。上述研究有力地證明,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是保持積極情緒和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對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特別適用于老年男性退休后的第二人生設計。
哈佛大學在幾年前做過一個研究也發現,態度比聰明才智、教育、特殊才能、機遇更重要。研究人員總結到,人生中85%的成功都歸因于態度,15%則在于能力。雖然要將這些特征以準確的百分比列出來是很困難的,但是那些研究人類行為的專家都認為:一切成功的起點,是培養一個好的態度。
人生需要積極向上的精神。因為,積極的心理狀態也能夠誘發更多的思維空間和贏取更多的機會,提高幸福指數和有益于健康。至今為止的一些研究證實,愉快的心理狀態也能夠明顯的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有利于預防疾病的發生。如果說幸福是一種滿足,那么解決心理滿足的條件應該來自積極的心理狀態。 (燕聲整理)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標簽:鮮為人知的楊家將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