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洗澡時應注意的三大問題
雖然洗澡有眾多好處,會讓孕婦感覺很舒服,但孕婦洗澡需要格外小心,尤其是懷孕12周以內的孕早期婦女,下面為大家介紹孕媽媽在洗澡時應注意的三大問題。
1、水溫不要過高或過低。
孕婦在前3個月的孕早期里,洗澡時室溫應以皮膚不感到涼為宜,水溫最好控制在38℃以下。如果水溫或室溫過高,都可能導致胎兒缺氧而發育不良。到了孕后期更不能洗很燙的熱水澡,洗澡的時間也不宜太長,否則很容易出現缺氧、窒息的情況,還可能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嚴重的甚至會胎死腹中。專家還提醒,女性在淋浴時不宜采取冷熱水結合的方法,因為這對孕婦來說很容易影響子宮和胎兒。
2、洗澡時間不要過長。
如果時間過長,浴室內空氣逐漸少、溫度較高、氧氣供應相對不足,孕婦很容易出現頭昏、眼花、乏力、胸悶等不良癥狀,加之熱水的刺激會引起全身體表的毛細血管擴張,而使孕婦腦部的供血不足,同時胎兒也會出現缺氧、胎心率加快的癥狀。嚴重者還可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受到不良影響。總之,由于個體的差異和懷孕時間的早晚不同,胎兒受害的程度也有不同的差別。一般來講,水溫越高,持續時間越長,損害越重。因此建議孕婦洗澡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到20分鐘。
3、不要坐浴。
孕婦為避免熱水浸沒腹部,最好采取立體淋浴,如果感到累或不舒服可以稍坐休息一下。懷孕后內分泌變化比較大,陰道內具有滅菌作用的酸性分泌物減少,體內的自然防御機能降低。坐浴會增加感染的機會,因為水中的細菌、病毒極易進入陰道、子宮,引起陰道炎、輸卵管炎或尿路感染等,使孕婦出現畏寒、高熱、腹痛等癥狀,這樣勢必增加孕期用藥的機會,也給畸胎、早產創造了條件。另外,坐浴還容易引起窒息,對胎兒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