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的六件事要清楚
在寶寶出生一個月之內會發生很多的身體上的變化。媽媽們最好應該提前學習有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否則等到面對不明白的狀況的時候很可能會手無足措地不知怎么辦。下面就介紹新生寶寶一個月之內可能發生的一些事情或者狀況,懂得了這些生活常識,可以幫助媽媽們更好地照顧小寶寶。
大事件1:第一聲啼哭
(剛出生)
濤濤媽媽:寶寶果然一出生就哭,還是個“大嗓門”,只是這個小家伙沒哭多久就睡著了。
在出生之前,胎兒靠臍帶傳送母親血液中的養分為生。他的肺部還不能運作。胎盤保證著母親富含氧氣的血液和胎兒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之間的交換。出生后,接觸到空氣,他的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就不能再依賴于母親,他開始呼吸,心臟和肺部開始循環運作。空氣充滿了他的肺部,肺泡擴張,很快,你就聽到了這歷史性的第一聲啼哭。
大事件2:第一次吃奶
(出生后半小時內)
路陽媽媽:寶寶吃奶的感覺很輕柔,和想象中不一樣,當時奶還沒有下來,寶寶嘬了幾口就睡著了。
足月寶寶娩出清洗后,如果你的身體允許,就可以給寶寶喂奶了。在剛開始的兩天里,你的乳房也許只分泌幾滴初乳,但是初乳的營養成分相當高,而且含有很多抗體,能增加孩子胃腸道抵抗細菌的能力。所以,要是寶寶醒來,還是讓他多吸吮吧。
大事件3:接種疫苗
(出生后24小時內)
小程爸爸:第一天,護士通知去領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種單。給母嬰寶寶洗澡后,護士就給他接種了乙肝疫苗。
新生兒乙肝疫苗常規接種后,至少9年內不用加強免疫。注射時間為24小時內打第一針,滿月后打一針,6個月后再打一針,共三針。卡介苗是用來預防結核病的。凡是足月新生兒均應在出生后24~72小時內完成卡介苗的接種,寶寶3個月時,還應到當地的結核病防治所做結核細菌素試驗,以明確接種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