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護理好寶寶的小腳丫
應該很多父母都知道,中醫講穴位之說。腳部的穴位很多,可以影響身體的很多器官的健康狀況。腳部一旦護理不好,受涼的話會使寶寶患上感冒等疾病。腳部受涼會使局部血管收縮,與呼吸道之間存在密切的神經方面的聯系。生活常識就會導致寶寶抵抗力下降而使病菌乘虛而入。
![](/d/file/2014-12-20/bfddab80e9173a263a171cb1f74a2395.jpg)
因此,年輕的父母不論夏天還是冬天都應注意寶寶腳部的保暖。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也需要給寶寶穿上合腳的線襪,不要讓陣風或電扇直接吹著腳;在冬天,不論是寶寶午睡還是夜間睡眠,雙腳都不要露在被子外面,以免著涼。
很多父母都很注意給寶寶洗腳。因為洗腳不僅可以除去腳上的污物,還是一種健身方法。曾有人這樣描述: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每天堅持為寶寶洗腳,通過水和手對腳的按摩刺激作用,達到舒經活絡,防病治病和健身作用。
那么洗腳時的水溫、水量是否也有講究呢?
是的,一年四季都需要用溫水。夏天的時候洗腳水的溫度一般可以在38-40℃之間,到了冬天,洗腳水的溫度可以逐漸提高,一般可以在45~50℃之間。洗腳時的水量以將整個足部都浸在溫水中為宜,浸泡時間需保持3~5分鐘。較長時間地用溫水浸泡洗腳,能使足部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改善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增加局部抵抗力,促進寶寶睡眠,有助于其生長發育。
寶寶不穿襪引起腹瀉?
喬女士的寶寶8個月了,最近孩子腸胃一直不好,動不動就腹瀉,到醫院化驗也沒有發現有任何感染。猜測寶寶是受涼腹瀉,喬女士專門去買了個棉兜肚讓寶寶穿,但寶寶腹瀉癥狀并沒多少改善。昨天上午,喬女士向單位請了假,抱著寶寶到了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找到了坐診的兒科主任醫師劉清沁,劉清沁看了看化驗單,再瞅瞅孩子,身上穿得挺厚但卻光著小腳丫,心里有了數。“天涼了,該給孩子穿個厚點的襪子,小腳丫受涼也會引起感冒和腹瀉。”
專家:腳丫受涼會引起連鎖反應
腳離心臟最遠,又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腳底是全身溫度最低的部位,同時腳部脂肪層薄,也最易受涼,所以應該重視腳的保暖。雙腳與上呼吸道黏膜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系。如果寶寶的腳部受涼,會引起局部血管收縮,血流減少,導致腳部排汗機能障礙,從而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誘發感冒等病。
提醒:冬季應保持雙腳溫暖
‘凍頭捂腳,勝似吃藥’,這些俗語是非常有道理的。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家長應該為孩子選擇一些寬松、保暖的棉襪;帶孩子到戶外時,要讓孩子下地走走,促進血液流通;抱著孩子走的時候,要經常檢查孩子的腳脖子有沒有暴露在外面。孩子如果運動量大容易出腳汗,還得經常檢查一下,看襪子有沒有濕,以便及時更換。
寶寶洗腳 溫水最佳不宜泡腳
人的腳由26塊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骨頭組成,彼此間借助韌帶和關節相連,共同構成一個向上凸的弓形——足弓。主要為了緩沖行走和跑跳時對機體的震蕩,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
足弓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形成的,因此要從小注意保護。如果常用熱水給母嬰小兒洗腳或燙腳,足底的韌帶就會變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容易形成扁平足。不要經常用過熱水給兒童洗腳,更不能用熱水長時間泡腳。
現在到了冬天,血液循環本來就會減慢。這時一定要注意寶寶腳部的保暖。即使在室內不出門也要為寶寶穿上保暖襪,最好再穿一雙保暖柔軟的小鞋子。這樣就能避免寶寶的小腳丫受涼而引起寶寶得病。照顧寶寶需要媽媽們很細心很費神。不能有絲毫的大意馬虎,否則寶寶薄弱的身體很可能受到病菌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