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預防寶寶生病需要接種哪些疫苗
春天,大地回春萬物復蘇,適宜的溫度和適度也為各種細菌微生物提供的生長的機會,這個時候也是疾病高發的季節,尤其是寶寶的抵抗力差,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而很多家長為了更好的預防寶寶生病,會為寶寶接種疫苗。那么春季預防寶寶生病需要接種哪些疫苗?
春季預防寶寶生病需要接種哪些疫苗
1、流感疫苗
主要針對流行性感冒,免疫力比較差的兒童和老人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2、水痘疫苗
主要針對水痘,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但多見于冬春季。水痘疫苗的接種對象是12月齡以上的兒童和成人。這種疫苗也可預防成年人的帶狀皰疹。
3、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
主要針對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肺炎和腦膜炎。B型流感嗜血桿菌容易侵襲5歲以下的嬰幼兒,感染后,孩子痙攣性咳嗽,還可以引起腦膜炎、肺炎、心包炎、關節炎、菌血癥、骨髓炎等疾病。其中腦膜炎、肺炎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6個月~5歲兒童自然抗體水平最低,感染HIB的危險性較大,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HIB疫苗的免疫接種納入嬰兒計劃免疫程序。
4、病毒性肝炎疫苗
主要有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接種后能產生保護性抗體,有效的預防甲肝的發生。乙肝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和高危人群,如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乙肝疫苗還用于乙型肝炎的母嬰阻斷,單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斷母嬰傳播的保護率為87.8%。
5、脊髓灰質炎疫苗
針對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本國生產的脊灰減毒活疫苗,對健康兒童無致病性,但口服后活疫苗病毒仍能在機體增殖,具有較強的免疫原性。
6、流腦疫苗
流腦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簡稱,防疫部門每年會對6個月~2歲兒童進行基礎免疫1針,間隔2個月后,再加強免疫一次。流腦疫苗的接種率需達到90%以上。在流腦散發情況下,可重點做好2歲以下兒童的基礎免疫。
7、乙腦疫苗
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是國家規定的強制免疫疫苗,接種對象是流行區的兒童及從非流行區到流行區的敏感人群,目前已經實現了兒童的免費接種。
8、麻疹疫苗
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好發于冬春季節,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個月~5歲幼兒發病率最高(占90%)。
9、麻風腮聯合疫苗
麻風腮聯合疫苗可預防3種疾。郝檎、風疹、腮腺炎。接種對象是12個月以上的兒童,7歲以前沒有得過這3種病的人都可以選擇注射麻風腮聯合疫苗。初次接種以后需要在小學一年級、中學一年級和大學一年級各加強1次。接種后,產生這3種疾病的抗體的成功率都能達到95%以上。
溫馨提示: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和新生兒乙肝疫苗這5種疫苗屬于國家規定的第一類疫苗,強制性接種,由政府免費提供,不需要個人支付任何費用。而另外一類育苗,像水痘疫苗、肝疫苗、流腦疫苗流感疫苗等,是需要個人自行承擔費用的。其中流感疫苗等,保護期很短,如果嬰幼兒抵抗力較好,是可以視情況決定是否接種的。并且雖然疫苗的接種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疫苗的保護率能夠達到百分之百。所以說,抵抗力方面的保證才是根本。一些疫苗價格不菲,對于家長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并且雖然疫苗的安全系數很高,但是也有風險的存在。也正因此,單純依賴疫苗,并不是父母帶給孩子的最好的選擇。
母嬰專家溫馨提示:春季預防寶寶生病需要接種哪些疫苗。雖然接種疫苗可以更好的預防疾病,但也不能一味依賴疫苗接種,盲目貪多,要在嬰幼兒抵抗力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做好選擇。做到外在預防,和內在增強體質的兩全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