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可能出現哪些疾病怎么預防
生產完后的媽媽們是最虛弱的時候,這時候母嬰健康成長就成了家庭里最重要的事情,而如果維護母嬰產后的調養和護理呢,這也是媽媽們需要知道的。產后疾病預防是媽媽們要十分注意的,因為這關系到媽媽們以后的身體健康,下面就來看看都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預防吧。
產后可能出現哪些疾病 怎么預防
1.防手關節痛
孕婦分娩后,體內激素就會發生變化,導致關節囊及其附近的韌帶出現張力下降,引起關節松弛。而很多媽媽不注意,產后從事家務勞動,或過多抱孩子,接觸冷水,就會使關節、肌腱、韌帶負擔過重,引起手關節痛,且經久不愈。所以在產褥期,產婦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多做家務。要減少手指和手腕的負擔,避免過早接觸冷水。
2.注意生殖器官感染
生產后,產婦在產褥期抗病能力差,加上陰道、子宮因分娩而造成的創傷還沒有愈合,細菌極易由此侵入,再有分娩后陰道外口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易引起撕裂傷。因此,產褥期的婦女在同房后容易發生外陰炎、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子宮出血、會陰部撕裂傷等,嚴重者還會引起敗血癥、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所以,媽媽們要注意,在產褥期切忌同居,在分娩前3個月至分娩后2個月要避免性交,平素要保持全身尤其是下身的清潔衛生;產前要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增強抵抗力。
3.防子宮脫垂
媽媽們要注意,在子宮尚未復原時,若過早干重活,可致子宮脫垂。病后會感到小腹下墜和腰酸,嚴重時子宮從陰道脫出。所以,產后產婦還是要臥床多休息,千萬不要過早下床活動,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不要走遠路或跑步,保持平靜的心情和生活狀態。
4.防膀胱炎
生產后,產婦膀胱的肌肉暫時還比較松弛,容易積存尿液。妊娠后期體內潴留的水分,在產后也主要通過腎臟排泄,從而增加了膀胱的負擔,降低了膀胱的防病能力。這時細菌容易侵入尿道引起膀骯炎。所以產婦們在產后最好多排尿,不要使尿在膀胱里貯存過久,以免細菌繁殖,還要經常清洗外陰部,保持清潔,同時要防止臟水流入陰道。
以上就是關于一些產后疾病的預防的介紹了,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很多容易出現的育兒期的疾病,這就需要媽媽們到正規醫院去向醫生咨詢,并最好定期做產后檢查,以保持最好的身體狀態,才能學好育兒知識,達到好的育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