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會寶寶自己用手掌控食物
寶寶生下來還什么都不會,本領都是一點一點學的。開始的時候吃飯肯定都是媽媽喂寶寶吃,很少有媽媽讓寶寶自己抓著食物吃。其實,大可不必一直阻攔寶寶的這種行為,只要吃飯之前把寶寶的小手清理干凈,完全可以讓寶寶自己抓著一些食物送到嘴里。這樣可以增加寶寶身體發育鍛煉手指的機會。
手指食物促進寶寶咀嚼及協調能力的發育
寶寶8~9個月大時,會發現自己的手指擁有抓握東西的神奇能力。他們會異常興奮,急切地想好好發揮一下這一新技能,也因而有了強烈的“自己吃”的愿望。此時,我們正好可以準備一些大小軟硬都適當的食物,讓寶寶自己用手抓著吃。通過這一途徑,在鍛煉寶寶咀嚼及手眼協調能力的同時,把各種營養健康的食物介紹給他,而這可能會對他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手指食物添加原則
1.由小到大的原則。起初給寶寶手指食物的大小,大約是豆粒那么大,逐漸可以切成小塊或長條。
2.讓寶寶坐著吃。當寶寶稍大些,可以用手抓食物吃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坐著吃,(特別是磨牙餅干必須等到他可以自己坐起來時再給他),建議使用嬰兒餐椅,以便寶寶安全地坐著進食。
3.進食時要有大人看護。質地硬且圓滑或者難以吞咽的小塊食物都不要給寶寶喂食,以免噎到寶寶(容易噎到寶寶的食物:果仁類、整顆的葡萄、橄欖、葡萄干等)。寶寶進食時,一定要有大人在旁照顧,以免發生意外。如果寶寶被噎住,應立即將其倒轉過來,并輕拍背部。
4.單一食物的原則。手指食物的添加,應依照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3~5天內只給一種食物,以確定寶寶腸胃可以接受。添加的同時,不要改變原先配方奶或母乳的喂養次數及喂養量。這樣才能在寶寶有異常反應的時候,很快確認出導致過敏的食物。
5.注意手指食物是否有過敏成分。給一歲以內寶寶添加市售食物時,需注意成分中不應含有蜂蜜。
6.由清淡的的食物開始。有專家建議,最好由蔬菜開始添加,再添加水果,以避免寶寶形成喜好甜食的傾向。原則上一歲以內寶寶的食物不用添加調味品,其從食物本身攝取的糖和鹽分已經足夠了。太早進食甜或咸的食物不利于寶寶今后飲食的健康。
7.給食物去皮。一定會有人擔心現在的蔬果大都含有農藥,但不可否認的是蔬果對每個人的健康都很重要,包括寶寶。盡可能地不讓寶寶食用蔬果的表皮部分。
8.保證寶寶的飲水量。添加固體輔食之后,一定要確保寶寶喝足夠量的水。
9.及時給予表揚。寶寶可能把自己弄得很臟,甚至衣服上的食物比進到嘴里的還多。但不管怎樣,我們應給予鼓勵和表揚。
適合寶寶吃的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包括面包、磨牙餅干、各種面食、不加糖的即時麥片、蒸豆腐、煮爛的豆子、煮軟的蔬菜或熟透的水果……我們為你悉數了20種營養且健康的手指食物,它們在生活中隨時可以找到,并能夠很方便地做給母嬰寶寶吃。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食物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這就需要媽媽們在生活中隨時留意,認真地去發現和搜尋了。
水果類:
去籽的西瓜、熟透的菠蘿、去皮去籽的小桔子、去籽的葡萄、雪梨絲、火龍果、獼猴桃
熟食類:
煮熟的豆腐、燉雞腿肉、雞蛋小軟餅、小牛肉丸、煮熟的鵪鶉蛋(1歲內只吃蛋黃)、蒸熟的銀鱈魚、肉汁煮黃豆、炒熟的西蘭花
主食類:
紅棗蛋糕、紫菜包飯、蝴蝶面、手指餅干。
有些媽媽可能為了寶寶能盡快把食物吃到嘴里,有的媽媽可能想著為了照顧寶寶,而取消了寶寶自己手抓食物的權利。學習了以上這些知識以后,媽媽們應該已經認識到這種做法的錯誤之處。寶寶當然需要媽媽的溫柔呵護,但是寶寶肯定是要長大的,肯定要自己去學習生活的本領,這樣寶寶才能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