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寶寶體檢要注意的六個細節
新生寶寶剛出生時,免不了要做各種體檢。到醫院體檢的時候,醫生會做各種動作啊什么的,媽媽們可能會很好奇那是在診斷寶寶的哪些身體狀況。例如醫生會揉揉寶寶的小屁股,或者用手掌壓壓小寶寶的頭。身體發育這些細節都有什么意義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解決一下疑惑,看看到底這些動作都意味著哪些身體狀況。
![](/d/file/2014-12-20/144f1f749ddec05b9a2c05ea9feeff7b.jpg)
寶寶體檢時間表
寶寶一歲前差不多要進行6次以上的兒科檢查:一般為出生后的3-5天,1個月,2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和12個月。定期體檢,可以讓媽媽隨時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同時也可以多和醫生溝通,能夠了解照顧寶寶的注意事項,及時發現寶寶的健康狀況,有病癥可以早治療。
細節一 摸摸脖子
時間:寶寶第一次進行體檢
醫生之所以要撫摸寶寶的脖子,這是因為有些寶寶出生時,被醫生用手從媽媽子宮內拽出來的時候,容易造成鎖骨的骨折。如果醫生在寶寶的脖子上摸到一個小凸點,那表明傷口已在愈合。用不了幾周,就會痊愈。這時,他可能會建議將孩子的袖子口與胸部的衣服釘起來,這樣能夠固定孩子的手臂,從而保證鎖骨不受損傷。
Tips:媽媽可以請教醫生平時如何觀察寶寶的小鎖骨,及早發現鎖骨發育的不妥,固定手臂時要注意由專門醫生來負責,以防寶寶的鎖骨長歪了不好看。
細節二 用手掌壓頭
時間:2歲前的每次檢查
在新生寶寶頭頂部位,菱形的很軟的,把手放在那里或用眼睛注意那里,甚至可以感覺到跳動,那是因為顱骨沒有完全閉合,那地方皮下就是血管的原因。這是個非常脆弱的地方,是為了適應頭部不斷長大的。如果兩個軟點很早就消失了,那么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大腦發育,并且,寶寶可能需要手術處理。因此,平時是需要非常小心地呵護,配一帽子最合適不過了。
Tips:睡覺時注意不要讓寶寶側睡時間太長,影響顱骨的正常發育,要適當地幫進行翻身。
細節三 揉揉屁屁舉舉腿
時間:寶寶會走路前的每次檢查
這個檢查需要將寶寶的腿舉起來,讓膝蓋彎曲直到碰到肚子為止。 這樣的檢查,是為了確定寶寶的臀部是否發育異常。平均每1,000個寶寶中就有1個患有先天性臀部畸形。如果醫生感覺寶寶的臀部有異常,他會要求媽媽們帶寶寶做一個超聲波檢查。
Tips:一般來說,越早發現畸形,治療的措施越簡單,寶寶只需在盆骨處戴上調整架即可。
細節四 抱抱放放嚇唬寶寶
時間:前4次檢查
各位媽媽可別以為醫生是沒事跟寶寶鬧著完,這是醫生在測寶寶的擁抱反射呢。
在寶寶3-4個月的時候,當他感覺不安的時候,他會張開手臂;這是一種自然反射現象,如果寶寶沒有這個現象,那么說明他神經發育有問題。醫生也有可能會尋找其他一些條件反射,例如寶寶是否會抓住手指,或者當醫生用手指戳他腳趾頭時,他會不會往后縮。
Tips:這些簡單的辦法,媽媽在觀察醫生檢查的過程中,也可以學到一二,平時在家用類似的方法訓練寶寶的條件反射力,一旦發現情況可以向醫生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