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寶寶長到理想的身高?
加強運動
在保證營養供給充足的前提下,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最有效的方法。運動可以促進遺傳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據研究證實,運動兒童比不運動的平均高2—3厘米。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新陳代謝,食欲增強。兒童青少年經常從事體育運動,能促進骨的生長,使骨骼變長、變粗,骨密度增大。
經常運動,也使肌纖維變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運動還可以消耗多余脂肪,在快速生長期預防肥胖。青春發育期的學生只參加體育課和課間活動是遠遠不夠的,每天活躍地從事戶外體育活動1個小時是很必要的。
保證睡眠
促進人體長高的激素——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清醒狀態下分泌量的3倍,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長高。睡眠時肌肉放松,有利于關節和骨骼伸展。
睡眠時間的長短因年齡而不同,每個個體也有很大差別,一晝夜所需睡眠時間:新生兒為16—20小時,1—3歲為12—14小時,4—6歲約為11—12小時,7—10歲平均為10小時,10—14歲為9小時;成人一般7—8小時。
防治疾病
急性疾病
各種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都能產生直接影響。但影響程度取決于病變發生的部位、病程的長短及病情的嚴重程度。
一般急性疾病對生長的影響是暫時的,尤其是在身體營養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很快恢復。但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會明顯障礙兒童的生長發育,因此要積極防治嬰兒腹瀉、反復發作的呼吸道感染。
先天性疾病
此外,如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疾病、骨和軟骨發育障礙、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對生長發育的影響都是十分明顯的,醫學上稱為病理性矮小。
其中有一些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復的,如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臨床用生長激素治療就很有效;甲狀腺素缺乏的孩子,服用甲狀腺素也非常有效,都可明顯改善身高,促進生長。
因此,如果孩子身材矮小,應及時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