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缺鐵性貧血會損傷神經系統
嬰幼兒為什么容易貧血
通常情況下,足月正常的孩子,體內儲存的鐵及從母乳或配方奶中來源的鐵,能夠滿足6個月的需要,6個月以后應及時添加強化鐵或含鐵豐富的輔食。由于輔食添加不及時或不當,是導致6-12月嬰兒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孕期準媽媽患有缺鐵性貧血可影響胎兒鐵的儲備,增加嬰兒期患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幾率。而早產、雙胎或多肽、胎兒失血和孕婦嚴重缺鐵均可導致胎兒先天儲鐵減少,容易患上貧血。幼兒由于飲食結構不合理,鐵攝入不足,也會導致缺鐵或貧血。
哪些食物富含鐵?
食物中的鐵有兩種存在形式:非血紅素鐵及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由于受其它食物成分的干擾,吸收率極低,米面中鐵的吸收率只有1%-3%。血紅素鐵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品中,不受其它食物成分干擾,吸收率較高。富含鐵的食物包括肝臟、血塊、畜禽肉、魚類等,其中肝臟中鐵的吸收率達10%-20%。
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使食物中的鐵轉變為能吸收的亞鐵。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是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深色蔬菜如油菜、生菜、菠菜等、鮮棗、獼猴桃、草莓、柑橘、橙子等。
如何通過飲食預防嬰幼兒缺鐵性貧血?
1.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
提倡母乳喂養,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直至1周歲。人工喂養的應采用強化鐵的配方奶粉,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鐵。由于牛奶中鐵的含量和吸收率都很低,1歲以內不宜采用單純牛乳喂養。
2.足月兒
應盡量純母乳喂養6個月,此后繼續母乳喂養,同時及時添加富含鐵食物如強化鐵的米粉、肉類等。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應采用強化鐵的配方乳,并及時添加富含鐵的米粉、肉泥類。
3.幼兒
應注意食物均衡和營養,糾正畏食和偏食等不良習慣,鼓勵進食的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促進腸道鐵的吸收。盡量采用強化鐵的配方乳喂養。
嬰幼兒缺鐵或缺鐵性貧血改如何治療?
是否為缺鐵或缺鐵性貧血,需要醫生進行診斷。一般情況,6個月以后的寶寶鐵缺乏則可以通過食物補充,攝入添加強化鐵或含鐵豐富的輔食。
而一旦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則說明體內儲存的鐵消耗殆盡,需要盡量可能查找缺鐵的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去除病因。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鐵劑治療。可同時口服維生素C促進鐵的吸收。并在血紅蛋白正常后繼續補鐵1-2個月甚至更長,恢復機體儲鐵水平。必要時,同時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嬰幼兒缺鐵性貧血會損傷神經系統。缺鐵及缺鐵性貧血問題在我國依然嚴峻。而如何科學合理地給嬰幼兒、兒童補鐵,顯得尤為重要。但兒童不可盲目補鐵劑,而是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