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個頭的認識誤區大揭秘
傳言3 父母高寶寶一定高
真相:不一定
專家辟謠:父母個子高,想當然寶寶矮不了?其實這可不一定。雖然身高和遺傳有緊密的關系,但遺傳給的只是一個身高的范圍,存在一定偏差。寶寶的最終身高是遺傳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只是決定了寶寶的生長空間,但能否得到充分發揮,還受到非常多的外在因素的影響。比如說,許多寶寶因偏食、挑食造成營養不均衡,導致體弱多病,若寶寶在生長的黃金期健康問題較多,一定會影響生長發育,哪怕父母高,寶寶也不會高。對于那些等寶寶體質變好后躥個兒的父母們幡然醒悟時,寶寶的青春期可能都結束了,再沒機會長高了。所以,當寶寶表現出偏食、挑食、睡眠不好,經常生病時,媽媽們一定要盡快幫寶寶改善、調整體質,否則真的會影響寶寶長大后玉樹臨風呢!同樣的,父母矮寶寶就一定矮的說法,也沒有科學道理。
傳言4 寶寶矮沒關系,打生長激素就行
真相:并非都適用
專家辟謠:和給寶寶補鈣一樣,很多父母對打生長激素幫寶寶長個兒也很感興趣。殊不知生長激素并不是所有個兒矮的寶寶都適合,只有對那些真正缺乏生長激素的寶寶才有用呢!當寶寶身高發育不理想時,媽媽應帶寶寶到兒科內分泌?屏可砀唧w重,進行骨齡檢查,經由醫生判斷,真的適用生長激素治療時方可進行。
傳言5 三歲定身高
真相:沒道理
專家辟謠:對于寶寶的個頭兒,網絡流傳三歲定身高的說法。媽媽們都清楚0~3歲是寶寶發育的關鍵期,是不是身高也只是由寶寶頭三年的發育情況決定的呢?答案顯然是:NO!寶寶成長發育中會遇到三個“長個兒”的高峰期,一個是出生后的前兩年。寶寶剛出生時身高大多在50CM左右,一歲時可長到75CM左右,第二年增加約10CM,以后每年長5CM,由此算來,寶寶成年后的身高1/2都是在出生前兩年長的呢!所以,最近也有傳言表示,寶寶2歲時的身高乘2等于成年身高,大致意思就是說,如果寶寶2歲時身高90CM,乘上2便是180CM。對于這種說法醫生明確表示,如果媽媽要用寶寶2歲時的身高去估算成年后身高的話,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寶寶的生長曲線的位置不能改變,可惜的是,每個寶寶在每個階段的發育速度都不一樣,因此這樣的結論沒有可信度。
除了寶寶頭兩年會猛長個兒外,在青春期發育的前幾年也是“長個兒”高峰期,這個階段寶寶一年可長8~10CM。接下來便是進入青春期以后可能會再“躥一躥”了,但這一“躥”因人而異,通常男孩子能長30CM左右,女孩子在25 CM左右。由此可見,寶寶的身高并非某個時間段所決定的,而是由三個“長個兒”高峰期共同決定的。
影響寶寶的個頭是多因素的,父母們不必太為了寶寶的個頭而擔心,悉心照顧,寶寶一定會成長為健碩的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