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喂養方式造成過度喂養
喂養寶寶可不是一件小事,有的媽媽由于缺乏經驗,可能會存在喂養不足的情況,也有的媽媽存在過度喂養的情況。那么何謂過度喂養,過度喂養是怎么形成的?母嬰專家指出,錯誤的喂養方式造成過度喂養。
![](/d/file/2014-12-20/68609ff6ff842c600b0bcc2badd4e87b.jpg)
何為過度喂養
過度喂養是指給予的能量和其他營養素超過寶寶機體保持代謝穩態的需要。傳統的過度喂養是指寶寶因攝入奶量過多而引起的,以消化不良為主的綜合征。癥狀表現為:
●水樣便,常帶有泡沫和綠色。
●嘔吐,吐奶不能用拍嗝所緩解。
●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脹氣而哭鬧。
●體重不增或體重減輕。
錯誤的喂養方式造成過度喂養
是否過度喂養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喂養人對寶寶攝入量的判斷。如果配方奶配制得過濃,就會導致寶寶體內細胞外液呈現高漲狀態,細胞內液減少,隨之出現慢性口渴,而慢性口渴又可能增加哺喂次數,因此最終導致過度喂養。當媽媽認為寶寶吃得多有益健康時,就會導致過度喂養。主要表現為:
●根據自己認為寶寶應該進食的數量,促使寶寶盡量多吃。
●把配方乳品配制得比應有的濃度高。對此,可以從母親配制的奶樣中鈉含量和寶寶尿樣中肌酐、尿酸含量和容積克分子濃度的測定結果得到證實。
母乳喂養寶寶vs奶瓶喂養寶寶
一般說來,寶寶具有調節能量攝入的本能。但是這種本能更多地體現在母乳喂養上。媽媽不用擔心純母乳喂養的寶寶由于吃奶太頻繁而造成“過度喂養”。有的寶寶雖然吸吮需求很高,可是他所吃進去的每一口、每一頓,其實都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并非不得已不小心吃進去。隨著寶寶長大,吸吮需求降低,吃奶頻率也會降低。即使是最初幾個月中因為頻繁吃奶而體重過胖的寶寶,后期隨著會爬、會走等運動量的加大,體重增長也會減緩或有所回落。
對于配方乳品喂養的寶寶,吸吮需求和奶瓶的設計,是造成過度喂養的兩個原因。新生兒有很強的吸吮需求。寶寶每一次吸吮奶瓶都會吃到奶,沒有從容地單純享受吸吮的可能。當吃到口欲基本滿足時,已經被撐到了。同時,奶瓶的設計原理是靠寶寶口腔形成的空氣負壓把奶吸出來。寶寶吃進一口吞下時,吞咽動作本身就會在口腔里造成新的負壓,讓更多的奶流進口腔。所以,寶寶,尤其是低齡寶寶,要控制流速和吞咽是很難的,不得不將奶吃得更急更快。
以上就是錯誤的喂養方式造成過度喂養的介紹,所以為了更好的避免過度喂養的情況,我們要了解過度喂養,同時為了更好的預防過度喂養,我們要注意形成正確的喂養方式,改掉不良的喂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