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怎么補維生素K?
維生素K的缺乏會導致抽搐、腹瀉、腦水腫等疾病,嚴重的話會導致精神系統的后遺癥。維生素K缺乏導致的疾病也是嬰兒死亡的一大原因。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單純的母乳喂養會導致孩子的維生素K缺失。而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就要在母體懷孕中期開始補充。
新生兒出血不止
原是患“維生素K缺乏癥”
小材(化名)出生不到一個月時突然高燒久久不退,到診所注射退燒針后針眼出血難以止住,隨后送入院治療。在此期間,小材每天不停抽搐,CT檢查發現其顱內出血,繼而發生腦水腫,在實施引流術后才僥幸保住小材的性命。醫生最后確診其患有“維生素K缺乏癥”。
維生素K缺乏癥是一種獲得性、復合性出血性疾病,由維生素K缺乏引起,以有出血傾向、凝血因子缺乏或減少為特征。
專家介紹,維生素K是參與人體血液凝固的一種重要物質,一旦缺乏,就會帶來“流血不止”等兇險情形。在臨床上,維生素K缺乏的患兒大多數是出生后3個月內逐漸開始顯現,這部分患兒絕大多數為母乳喂養,體內維生素K含量偏低,因為母乳中維生素K的成分比例僅為牛奶的1/4,且初乳幾乎不含維生素K,加上母乳喂養者腸道內細菌少,維K合成也少。
“人體自身不能制造維生素K,只有靠食物中天然產物或腸道菌群合成。成人一般可以通過食物或腸道菌群得到足量補充,而維生素K比較難以通過胎盤吸收,所以,嬰兒體內沒有多少‘老本’可用。從子宮娩出的嬰兒,腸道內還是一片‘潔凈’,處于無菌狀態,還不能幫助自身合成維生素K。”專家解釋說。此外,新生兒生長發育快,對維生素K需要量較大,更加容易引發攝入不足。
足月新生兒也須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K嚴重缺乏的嬰兒可因腦出血而致死或致殘,但它完全可以通過早觀察早發現進行預防。“如果母親本身就嚴重缺乏維生素K或者使用加快維生素K氧化降解的藥物,造成體內維生素K含量下降,所生下的嬰兒一般也會缺乏維生素K。”此外,如果嬰兒誕生就出現臍帶殘端無故滲血不止或嬰兒突發莫名抽搐、腹瀉等現象,則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一般可以通過查凝血酶判斷是否患有此病。